2019年03月11日 09:39:54

党建引领谋发展 

“斗城”一片好景象

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派驻山亭区桑村镇斗城村

第一书记  李文全

    斗城村位于山亭区桑村镇镇驻地西南,村座落在古邑灵丘故城遗址上,遗址居于一高岭上,地势非常陡峻,因此取村名陡城,后寓意五谷丰登,故现用“斗城”。2017年2月,我响应组织号召,来到斗城村担任第一书记,肩负起抓党建促脱贫的重任。在这里,我扑下身、扎下根,融入村庄,和党员干部一起披荆斩棘,为斗城理出了“光明路”,种下了“摇钱树”,让斗城从穷村、弱村一步步变成了富村、强村。

大走访 融入村庄摸清实底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摸清吃透村情民意,才能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为尽快掌握情况,融入村子,到村之后,我先做“卖货郎”,走街串巷,逢人便打个招呼,主动唠唠家常,尽快把自己“推销出去”。很快,老老少少都知道了村里新来了个第一书记。先“混熟”,再“摸透”。打好基础后,我就着手进行走访调研,逐户上门,到村内老党员、贫困户家中促膝长谈询问生活中的难处;与村“两委”成员座谈交流,咨询制约村庄发展的难点;向村内致富能手、种养植大户虚心请教,征集致富增收路子。跑了不知多少路,访了不知多少户,手中的住村日志密密麻麻记满了一页又一页,终于将村情了然于胸:斗城村是个合并村,也是个典型的农业村,主要以玉米、马铃薯和小麦等农作物种植为主,除农业种植外,基本没有其他收入。因为村庄基础薄弱,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积贫多年,村干部也对现状“习以为常”,没有改变的勇气和能力。没钱、没人、没斗志,是我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抓班子、抓项目、抓发展也就成为了我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走访本村困难群众  

  与村“两委”成员座谈

强班子 筑牢发展组织基础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富民强村的基础,就是建好班子,抓好带领村庄发展的“火车头”。两年来,我们聚人才、建制度、提素质,着力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一是聚人才。17年底,适逢村“两委”换届,我认为对换届选举不能“选谁是谁”放任自流,认真学习换届政策、文件,当好监督员和指导员,严把换届纪律关,通过合理参与,切实把有公心、有本事的人选出来。通过“两委”换届选出新任村主任1名。入村以来,大力培养后备力量,配合镇党委调整村干部4人,新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后备干部2人,为村级发展蓄满“源头活水”。二是建制度。坚持“白天指导、夜晚谈心”,从思想和行动上引导支部成员扎实落实“三会一课”“28日党员活动日”;和班子议定创新实施村干部“周例会”和“无休轮值坐班”制度,通过无休轮值坐班、制定排班表,确保每日服务不断岗;周例会上与“两委”成员广泛谈心交流、主动反思问题,商定新一周工作计划,切实建设过硬党支部;充分发挥桑村镇推广的以党支部为核心,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委员会监督、五老乡贤协会参与的“一核四元”工作体制,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办事能力和工作效率。三是提素质。住村以来先后召开村“两委”会议50余次,组织村党员集中学习20多次,探索专题党课、案例教学、现场观摩等有效管用的培育办法,多次组织外出学习、观摩;发挥“灯塔—党建在线”、微信等平台作用,探索外出党员异地学习方式。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提升了村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增强了党组织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重大事项举手表决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会议

谋发展 带领群众致富增收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过前期摸底调研,斗城村马铃薯种植户较多,且近几年马铃薯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但传统人工种植模式劳动强度大、种植成本高。我决心先为村民改变这个问题。为了尽快赶在下一个种植期前完成改变,刚从济南医院出院,不顾身体状况,我立即赶回斗城村,和“两委”成员一同想办法、找对策,最终决定实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刚开始,大多数农户对我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第一书记并不信任,不相信我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也担心有风险、有损失。为取得农户信任,我召开院落会,联户座谈,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并组织村内党员、种植户到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和试验基地考察。通过现场学习、观摩,种植户增强了对机械化种植的了解,也有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并掌握了机械化种植基础知识。经过耐心宣传推广和精心筹备,在2018年春季,斗城村组织了山亭区首次马铃薯带芽机械化种植田间试验,并取得了成功。机械化种植为农户每亩地节支增收700余元,也让农民从繁重的农耕劳作中解脱出来。机械化种植马铃薯的成功,也让我看到了现代化机械种植的优势,我决定在斗城村将机械化种植进一步推广,经商议,最终敲定在村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7年5月我们正式注册斗城村农机合作社,采购玉米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深松机、旋耕机和深耕机等农机具,截至目前已有各类农机26台。仅2018年,村集体实现增收11.68万元,贫困户分红1.8万元。


农机合作社收割机服务村民

机械化种植马铃薯大丰收

跨过荆棘是坦途。在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越走越顺。成功实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成立农机合作社之后,我和村“两委”成员又一起带头成立了富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启动村集体主导下的农业规模化种植新模式;引进了麦冬种植项目,在村里推广中草药种植……现在,斗城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高,我和这里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和斗城村融为了一体。回首两年,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愿和斗城村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供稿:市委组织部组织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