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1年08月30日 11:12:54   来源:中国社会报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 刘 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气势恢宏,催人奋进,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境界和昂扬精神状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这是昭示党伟大成就的政治宣言书。讲话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统回顾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成就来之不易,成就坚定信心,极大激励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接续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这是凝练党百年特质的理论指南针。讲话鲜明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蕴含着我们党的理论渊源、建党初心、奋斗历程、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始终牢记在心的行为准则。

这是迈向新时代新征程的时代动员令。讲话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出了“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路径和实践要求,必将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夺取新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时刻心系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划地名工作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真心服务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着力促民享,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扎实推动法制建设,出台《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供法治保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有序设立地级市、县级市,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提供载体支撑,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稳慎优化设区市市辖区规模结构,优化管理格局,增强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更好发挥优势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优化边疆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完善边疆治理体系,增强边疆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同时,立足调结构、优空间、促转型、提效能,积极探索推进城市内涵提升、服务重点地区转型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一批行政区划重点领域改革。

着力增民信,注重文化传承,强化乡愁记忆,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开通运行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公布了1260万条地名、74万个地名标志等信息,为社会各界提供准确、便捷的地名文化等信息服务;深入推进地名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千年古县”等地名文化遗产认定,深入开展地名摄影展、短视频征集、“我所知道的地名故事”征集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播《中国地名大会》第一、二季,累计覆盖全国电视观众超过8亿人次,弘扬中华优秀地名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着力保民安,聚焦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建立健全管界治界法规标准,依法开展行政区域界线管理,部署实施五年一轮的全国界线联检工作,每轮次检查省界68条、县界6000多条;强化界桩管理维护,组织9批次省界界桩更换工作;加强行政区域界线争议排查处置力度,营造平安和谐稳定边界环境,平安边界建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划地名司按照民政部党组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部署安排,坚持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民生服务改善结合起来,找准人民群众所急所盼所需所愿,谋划开展了“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着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一是坚持上下联动聚合力。着眼于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满足人民群众对乡村地名信息的需求、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水平。下发《关于开展“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的通知》,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地名信息化建设,依托本地地名信息系统、平台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地名信息服务,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地名文化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在互联网上就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红色地名、礼赞百年”为主题,面向社会开展有奖征集活动,征集红色地名故事1200篇、摄影作品1100张、海报140张、短视频320个,在全国掀起红色地名文化宣传热潮。

二是坚持政企协作补盲点。积极主动与互联网地图企业沟通协调,建立数据交互机制,指导帮助互联网地图企业补充完善群众自治组织、农村居民点信息,为开展公共服务填补盲点、提供支撑,极大提升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乡村地名导航定位服务能力。先后与百度公司、高德公司党委联合开展“乡村地名我来服务”主题党日交流联学活动。结合基层调研,邀请高德公司党员代表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当中,了解需求、解决难题。现场完成陕西省眉县村委会信息在高德地图上准确标识,手把手培训群众操作猕猴桃果园“上图”。当地群众高兴地说:“猕猴桃已成熟,你们来得真及时,我们终于可以在网上推广产品啦!”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两位佤族女大学生,凭借乡村地名“上图”,成功地让她们的农家乐——革弄坞农庄在地图上“安了家”,导航点击量达到一周50余次,打开了一条致富通道。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践行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在互联网地图上点亮了百姓生活家园,有效推动解决了乡村群众的“烦心事”。

三是坚持完善机制强弱项。只有加强基础数据更新,才能为持续推进互联网地图乡村地名信息完善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持。今年以来,在持续深入推进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常态化更新完善、开展新年版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采集农村居民点、行政村等乡村地名,建立定期调度、督促检查机制,指导各地做好乡村地名信息查漏补缺、核实修改、补充完善,提升乡村地名信息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截至8月20日,组织各地依托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乡村地名23.4万条,新增照片80.3万张、地名原读音5.6万条,超过去年全年的更新量。仅7月份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社会访问量就达到6.9万人次,8月1日-20日更是达到7.9万人次。通过聚焦薄弱环节、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更新力度,进一步夯实地名信息服务基础,较好地解决了乡村标准地名的覆盖度不够、使用率不高、查找不便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下一步,区划地名司将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民政部党组安排要求,积极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在新征程上取得新进步、作出新贡献。

一是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领会和把握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指导各地加快推进“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持续更新完善乡村地名来历、含义、沿革等信息,深入推进地名信息共享应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乡村地名信息需求,进一步巩固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二是稳妥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健全完善行政区划管理政策体系,深化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前瞻性、战略性研究,进一步提高行政区划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稳妥审慎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强专家论证,健全部门会商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实地调查。开展区划调整效果评估,健全完善行政区划调整组织实施督导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行政区划调整效果监测和跟踪评估,推动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后半篇”文章。

三是大力加强地名管理服务。做好《地名管理条例》修订出台相关工作,制定配套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进一步健全完善地名管理制度体系。大力发展地名公共服务,加强乡村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创新设置新型地名标志。积极开展地名文化保护和利用,围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设,健全地名文化保护制度,持续推进《中国地名大会》节目,传承弘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加强地名信息大数据应用,建设四级国家地名信息库,加快推进与相关部门、社会主体数据共享,为社会提供准确、便捷地名信息服务。

四是依法推进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指导地方开展第四轮省界联合检查,督导县界联合检查。加强界桩管理维护,分批实施省界界桩更换。积极排查预防行政区域界线争议,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组织开展行政区划变更后的行政区域界线勘定,按时做好勘界成果备案归档工作。以平安边界建设为抓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领导多握手”“基层常拉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边界。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