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2年09月20日 09:27:19   来源:闪电新闻客户端

“选择了危重病事业,就是选择了责任和奉献, 我们必须尽全力救治好每一位患者,要对得起患者和家属对我们的信任。从医35年来,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时刻不敢懈怠”。

9月8日下午,在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上,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承恩这样说道。

  工作刻苦认真 同事们戏称他“姓马属牛”

去年年底,从医35年的马承恩光荣退休。但是心系患者的他还是毅然回到他所坚守的重症医学科,和年轻一辈的医生一起,在病房一线,查房、下医嘱……“我经常对大家说,要对得起患者和家属对我们的信任,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勇敢站出来”。

马承恩1987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1982年高考时,高中老师觉得他办事认真仔细、心地善良,便建议他报考医学,就这样,他的从医之路开始了。马承恩毕业后就来到医院工作,最早在心脏内科工作,2002年,作为业务骨干、医疗队长,他参加了为期两年的中国援助非洲的医疗队,回国后恰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要成立重症医学科,他竞聘成为首位主任。

重症医学科刚刚建立时,科里只有2名医生。面对人员严重缺少、新的仪器设备都不熟悉、危重患者病情复杂的局面,马承恩24小时吃住在科室,守护在患者床前,边学习危重病知识,边观察病情,随时调节仪器设备参数,经常饭顾不上吃、觉不敢睡。

“那时,我还24小时负责科室听班和全院危重患者的会诊,不论白天黑夜,都要随叫随到,有时刚到家,就会因会诊或者患者病情变化又回到病房,三更半夜到病房处理患者是常有的事”马承恩说。

从那时起,马承恩的同事就评价他“姓马属牛”,说他工作起来,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面对这个评价,马承恩说:“其实不是我不知疲倦,而是顾不上疲倦,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每天要面临很多个关系患者生死的关键时刻,我必须要成为让患者放心的守护者。

 年近花甲 主动请缨去病人最需要的地方

2020年初,武汉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131人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奔赴前线,58岁的马承恩便是其中之一。尽管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但他仍主动请战。

到达武汉后,马承恩和队友们迅速地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争分夺秒地投入到救治患者的战斗中。马承恩和队员们每天工作都排的满满当当。在初到武汉的8天时间里,医疗队负责病区累计接收了55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38人属于重症病人,还有7个危重症病人。

“到了以后,工作强度的确很高。当时病人病情变化非常快,前一天好好的,第二天就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为了更准确预判病人的病情,马承恩常常连续数十个小时待在病区,汗水浸衣透背,别人换班休息了,他还会参加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进驻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期间,工作十余小时成为马承恩的常态。抢救重症病患、指导医护人员救治注意事项、查看病人检测结果等,就算不在病区里,马承恩也闲不下来。队里的联络员董红还记得,有一天大家在病区聊工作,马承恩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起都起不来了,大家赶忙把他扶起来。”

经过52天的奋战,山大二院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累计救治患者94例。其中,重症患者75例,危重患者19例,治愈出院73例,转出16人,开展了腹卧位通气、颈静脉穿刺置管、盲插鼻空肠管等技术。治疗病人的数量、质量在光谷院区16支医疗队中名列前茅,队员零感染,受到国家及山东、湖北省卫健委的高度赞扬。近年来,他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 抗疫特别人物等荣誉。

在绝望处创造希望,作为一名党员医生,马承恩说自己时刻准备着。“作为一名普通医生,能够在国家和患者需要的时候,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马承恩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是对所有“中国好人”的肯定和赞扬,也是对所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每一位普通劳动者的肯定和赞美!通过学习回信,我感到这些荣誉不仅是组织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一定将嘱托牢记在心,发挥好一名老医务工作者传帮带的作用,为年轻医生作出表率,让医者仁心、奉献担当的精神发扬光大,争做人民的好医生,为保卫人民群众健康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