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2年12月14日 11:14:17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核心区中61.8万亩粮田产量过吨半,占比54.2%

  德州创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

  □记者 张海峰 张双双 报道

  本报德州12月13日讯 “全国全省粮食大丰收,有咱德州‘吨半粮’的贡献!今年冬小麦播种质量好于上年,明年咱还要夺丰收!”今天,齐河县刘桥镇西杨村党支部书记、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李化庄得知全国全省粮食喜获丰收的消息,按捺不住高兴地说。不远处,大片冬眠的小麦默默蓄积力量,等待春天茁壮成长。

  秋收冬藏,时近岁尾。一条消息得到证实:2022年,德州市114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小麦玉米周年平均产量达到1490.1公斤/亩,其中产量超过1500公斤/亩的面积达到61.8万亩,占比54.2%。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表示,这意味着德州“吨半粮”产能创建首战告捷,创建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高产示范区的目标初步实现。

  德州地处鲁西北平原,是黄河下游产粮大市。早在2004年德州就提出建设“吨粮市”,200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2021年秋,德州提出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高产示范区,计划利用5年时间,核心区实现平均单产150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区达到900万亩,单产1100公斤以上。“难就难在高位再增长,难就难在找到大面积稳定持续高产的有效路径,最终要提高的不只是产量,更是产能,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最足的底气。”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张吉旺说。

  创建启动后,德州坚持书记带头抓粮,党政同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抓500亩、200亩和100亩以上“指挥田”509块,引领党员干部和专家、农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他们开展科技壮苗、百日攻坚等行动克服秋汛晚播影响,实施高标准农田、耕地地力、现代种业、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现代农机装备、科技服务网络等“六大工程”,加快构建形成“党支部+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全市流转和托管服务占比达49.2%。今年全市5300余人次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指导服务,市财政列支专项奖励资金,组织开展粮王大赛。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的粮田中有100亩既是书记“指挥田”,又是粮王大赛“竞技田”,创建开始镇党委书记张万里就与他加了“好友”,省市县专家成了这块地的“常客”,今年实打小麦亩产839.2公斤,玉米亩产1031.2公斤,刷新德州市粮食单产最高纪录。“党的政策好,书记加好友,专家勤指导,粮农得实惠。”段希林说。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介绍,取得开门红,并不意味着整体创建目标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下一步将把“吨半粮”高产示范区创建与节粮减损示范区、节水灌溉示范区和绿色生态示范区创建一体规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加快形成高产、节粮、节水和绿色生态“四区联创”格局,努力把“吨半粮”示范区打造成全国粮食绿色高质高产高效发展样板。

  “作为部省共建项目,我们正在梳理创建中形成的技术管理体系,从德州推向山东,进而带动黄淮海地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告诉记者,德州“吨半粮”创建典型示范意义重大,从今年的成绩可以看出,随着地力、品种、机械、人才、机制等各方面因素逐步成熟,特别是各级从党委政府到基层群众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参与,大面积“吨半粮”田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