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3年01月13日 13:52:18   来源:农民日报

“通过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我们村‘红’了,接下来,我们党总支要将‘红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养老和乡村振兴的抓手,擦亮‘红色堰泾’和‘幸福老人村’两张名片,让村民幸福地过一辈子。”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堰泾村党总支书记沈卫东说。

近期,堰泾村党总支组织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党的二十大学习交流会,这场学习会特别之处在于,与会者中有不少是带着“红色基因”的高龄老人。沈卫东向参会老人分享乡村发展规划和蓝图后,说出了上述这一番话。

堰泾村地处黄浦江源头二级水资源保护区,是个名副其实的“红村”。1927年至1948年,村里走出了24名中共地下党员,人数占到当时松江县的1/4。松江农村第一个地下党组织也诞生于此,当地人把堰泾村称为“共产党员之乡”。如今,这里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近两年接待各类团体参观访问达300批次。

在学习交流会上,与会者一致认定,最近五年“红村”最“红”的是住在村里的老人。老人们精神头足了,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村里气氛热闹,愿意回乡安居的村民逐年增多。

顾留章是村地下党员顾杏生烈士的儿子,从小没有乡村生活经历,退休后和老伴儿在堰泾村住了17年,两年前还把原本在虹口区的户口迁到了村里。

堰泾村老人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2020年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的“幸福老人村”,自创办之初就因其创办模式和探索实践引起了上海乃至全国养老相关领域关注,是上海第一个民办非营利性的乡村养老机构,松江区三位公益人士以个人名义出资创办,探索利用村里闲置宅基地办养老院的模式,让老人不离乡土和乡情享受专业养老服务。2015年10月,9户10幢相对集中的老屋被盘活并启动改造,此后一个半开放式小型“院落”在这个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当地平均线的村子生根发芽。

这个探索很快吸引了城市公益资源的集聚,“幸福老人村”养老运营能力和乡村老人幸福指数提升也因此水涨船高。创办人之一蒋秋艳在交流会上分享时自豪地说:“我们堰泾村有不一样的活力,耄耋之年的‘老老人’和耳顺之年的‘小老人’都能感受到自身价值。”

记者了解到,从“幸福老人村”孵化出的养老公益项目花样不断翻新,老人乐享其中。如,“微孝早餐”公益项目每天向村里100多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免费开放;通过“爷爷奶奶一堂课”“微孝农场”,学校的孩子和老人建立代际互动,老人有价值感,孩子也有更多机会感受乡村文化和孝文化。随着乡村文化营、四房十八间等以养老为切入点的乡村公共空间的陆续诞生,堰泾村已经呈现出一幅可供享老的微生态系统。

“这些年,我们村变得更干净、更整洁,老人生活丰富多彩,这是各级党组织带领村民建设和美乡村的结果。”叶榭地下党组织第一位党员蒋三大的嫡孙,今年70多岁的堰泾村老党员蒋炳华在交流中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最终要落在乡村发展和村民生活幸福上,我们觉得特别振奋。非常愿意跟党走,为幸福老人村的发展出点子,为堰泾村发展出谋划策。”(贾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立刚)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