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4年02月26日 09:36:45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行走基层一线 记录奋进山东

图①:2月12日,在京杭大运河畔的枣庄市台儿庄古城,锣鼓敲响,彩龙飞舞,丰富的民俗展演吸引大量游客。(□记者 卢鹏 通讯员 吉喆 报道) 图②:省级非遗传承人蒋义东拿起木槌,敲响了店门口一面直径1米左右、手工制作的大锣。(□记者 陈晓婉 报道) 图③:春节假期,算谷浪潮科技园项目正加紧施工。(□记者 王健 通讯员 孟宏伟 报道)

■编者按 1月25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新春走基层”全媒体专栏,众多记者编辑行走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中间,用文字、短视频、图片等不同形式,生动记录山东各地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景象,为强省建设凝聚强大力量。

“新春走基层”报道收官之际,我们编发部分记者“走基层、强四力”的亲身感悟,带你感受来自记者第一视角的活力山东、奋进山东。

一面大锣“管中窥豹”

年前,我与一位北京的同行闲聊,她向我感慨:“山东的制造业确实好,大机械小产品你们都能生产。”去年11月,她参加了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的首次访华50周年纪念联袂音乐会,该乐团50年前首次访华时,曾收到一份珍贵的“国礼”,一面直径一米三的铜锣。以当时的制作工艺,制作这么大的铜锣非常难。而成功打造出这面铜锣的,是淄博市周村区的厂家。

锣,在山东千千万万的工业制成品中,可以说名不见经传。但就是一面大锣,一笔别人不敢接的订单,就能够让别人管中窥豹,为山东的制造业竖起大拇指。

春节假期,我到周村采访,制作“国礼”大锣的鲁东乐器厂已经破产。几经探寻,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乐器厂曾经的工人、非遗传承人蒋义东。“当时,没人能烧制出来这么大的锣,即便勉强做出来,往往一敲就裂,没裂的也谈不上音准。我们有技术,有经验,有‘秘方’,只有我们敢接单。”在蒋义东的描述中,我深切体会到“产业基础好”不是一句空话,这对山东的众多制造业品类来说,是别人艳羡不已的宝贵优势。

十几年间,锣的制作工艺没有变,市场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辉煌的鲁东乐器厂破产了,蒋义东成立了自己的小作坊,继续从事铜产品的加工。在与周村相邻的济南市章丘区,它的铜响乐器产业更是实现了弯道超车。

章丘的金生源乐器厂,厂区规模不大,却是全国铜响乐器出口企业中利润率最高的。厂长范育荣的父亲也是非遗传承人,老手艺加持下的产品质量过硬。年轻的范育荣则通过产品、市场营销等多种创新,让中国铜锣找到了与海外市场的结合点,在国外市场站稳了脚跟,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问范育荣,你们在海外市场做得这么好靠的是什么?范育荣说,一是靠产品质量,二是靠销售渠道。与老一辈相比,范育荣多了对市场的关注,一旦有新品在市场上冒头,他就会第一时间留心跟进。

酿出好酒,再主动走出深巷,自然不愁买家。这是范育荣总结的生存之道,也是当前很多企业出海闯市场的法宝。

这次采访,让我感受到了鲁东乐器厂隐退江湖的遗憾,也看到了新一代企业家对产品和市场的探索和创新。行业的发展有起伏震荡,企业的发展有消退和初生,但发展质效不断提升的趋势没有变。

做锣,只是全省41个工业大类中很小很小的一个分支。但就是在这样细如毛细血管的分支中,在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工业厂房中,山东产业的发展质量在悄然提升。这些发生在最基层的变化,是全省高质量发展最鲜活的注脚,需要我们去挖掘。

(记者 陈晓婉)

算谷建设现场触摸经济脉搏

重点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强引擎”。1月23日上午,我来到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算谷浪潮科技园项目的施工现场,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一线触摸山东经济发展脉搏。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也是山东的“十强产业”之一。算谷浪潮科技园项目由部、省、市合作共建,是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数字强省建设的重大产业生态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助力“中国算谷”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产业发展高地、国际领先的先进计算产业基地。

如何挖掘有代表性的新闻人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主题呈现出来?前期,我多次和项目建设方沟通,讨论过聚焦施工难点采访技术人员,讨论过对话工地上的“夫妻档”反映劳动者的坚守,也讨论过通过政府部门对项目的“保姆式”帮办服务体现山东的营商环境……

在施工现场采访时,中建一局北京公司测量管理员杜艳平的一句话吸引了我:“大楼盖在哪里,我说了算。”我到过很多工地,在“山东第一高”采访过钢结构班组组长,在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采访过盾构机司机……测量员这个岗位,我还是第一次接触。他们给建筑定坐标,还要确定每个墙体、柱子、门窗等的精确位置,重要性可见一斑。算谷浪潮科技园项目的云服务研发运营中心,是个标准扇形,外侧半径164.93米,不能有丝毫误差,他们更得反复定位、测量。

北斗卫星、全站仪、红外线测量仪、墨斗……他们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中,有最前沿的科技,有跨越数千年的传承,更有一线劳动者的智慧。“你知道为什么还要随身带着酒精吗?”测量员杨全有得意地说,酒精兑到墨汁里,天冷不容易结冰。遇到极寒天气,墨汁会结冰,但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想方设法保证测量精度和效率。

到现场、到基层、到一线,才能找到更鲜活的故事;跟采访对象接触多了,他们才更愿意袒露心扉:开始只是瓦工的杨全有,通过不断学习,成为专业的测量员;他的儿子是中科院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研究人工智能,爷俩儿如今都在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贡献力量。

看着默默奋战在建设一线的劳动者,看着一个个拔节生长的重点项目,让人觉得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有干劲。随着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建设、投产达效,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势头会更足、质效会更高。

(记者 王健)

“一湖好水才是咱的金饭碗”

春节期间,我和同事陈晓婉、赵丰共同采写的“新春走基层”稿件《船下的新年 船上的新年》,通过讲述微山湖渔民赵其芳一家的生活变化,反映了“好生态与好日子”的主题。

首次接触赵其芳,是在2024年元旦前夕。在夜幕降临的微山湖畔,赵其芳老两口质朴、爽朗的笑声令人印象深刻。听赵其芳讲,微山湖曾污染严重,鱼类、鸟类和水生植物种类大幅减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的南四湖流域水质已经稳定达到了Ⅲ类水质,实现历史性突破。“小时候的湖水甘甜,后来眼看着湖水变浑变黑,如今终于又清澈起来了,银鱼也回来了!”湖水的每一点变化,赵其芳都看在眼里。

这次“新春走基层”再次采访,我们被老两口70多岁“再就业”的经历吸引——一辈子以船为家,以打鱼为生,上岸之后,变成了湖上环卫工,不仅实现了从“吃湖人”到“守湖人”的转变,还将保护生态当作了谋生职业。从靠水吃水,到靠水爱水,这些转变发生在普通的渔民身上。

2014年以来,我每年都去微山湖蹲点,关注湖区生态与普通渔民生活,采写了《水小路窄,渔村如何突围》《湖水清了,日子红了》《一湖好水滋养湖鲜新味》等多篇稿件。回望10年里采访的那些人、那些事发现,生态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悄然发生变化。

生态直接影响百姓的钱袋子。“渔民养殖虾蟹收入颇丰,但水位、生态等微小变化就能影响养殖业的效益,让大家挣钱挣得不踏实。”2016年春节刚过,我和同事深入微山湖高楼乡永胜村采访,当时,村民靠养殖虾蟹,一年入账十多万元,水对渔民的影响十分直接:好水就能养出好水产,好水产就能多挣钱。

2020年,在微山岛,年轻渔民殷昭耀告诉我,他起初在微山岛码头开小卖部,后来开渔家乐,全村七成多村民像他一样做起了旅游生意。

2022年夏天,我再次来到微山岛蹲点,走进渔民殷茂席的渔家乐店里,20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微山湖旅游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来他小店吃饭的游客增加了10倍。眼前的火爆令他感慨:“一湖好水才是咱的金饭碗!”

一湖好水,让日子变得更可持续、更踏实。

(记者 王浩奇)

到乡村 寻年味 觅乡愁

今年春节,山东文旅市场有很多热点,其中一个重头戏就来自乡村。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启动后,我深入淄博、聊城、济宁、泰安四地采访发现,乡村是民俗文化资源富集地,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乡村保存传承丰富完整的非遗文化,正成为百姓致富的源泉。在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我跟海二八宴大院负责人、聊城市级非遗海二八宴代表性传承人贾立峰聊起来,他说,以前这些有好手艺的厨子们给村里帮忙做海二八宴都是无偿的,现在来大院做厨师都有工资拿,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

去年5月开张的海二八宴大院生意很火爆,也给附近乡镇的采摘基地引去了客源。贾立峰用板子写上水果采摘基地的联系方式放在大院里,把周边村庄葡萄、梨、桃、苹果的采摘都带动了起来。“过年,我还给附近的羊肉铺和猪下货店铺介绍客人呢。”“春节期间院里天天客满,每天都要接待约400人就餐。”此外,贾立峰还盘算着怎样把茌平的好东西都带火,让附近的村民腰包鼓起来。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城里人更乐于去乡村过大年了。今年,山东各大古村古镇的“特色过大年”活动多了起来,这成为吸引城里人来一场年节乡村游的原因之一。“往年大年初一,常山庄村的客流量比较少。今年村里多了很多好看好玩的活动,春节假期第一天游客就很多了。”负责沂南红嫂家乡旅游区宣传工作的郑树平分析。

年味浓厚的乡村、独具地域特色的年节活动,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奔赴游玩。大年三十,临沂沂南竹泉村精品民宿负责人毛培娟忙着给来民宿过年的六个家庭布置房间,其中省外游客占了一半。她说春节期间民宿的平均入住率达到90%,省外游客的数量增幅在35%左右。“以前是省内和临近省份游客居多,这个春节有北京、上海、河北甚至是东北的游客。”

到乡村,寻年味,觅乡愁。以乡村为主体的县域,作为山东年节民俗文化“聚宝盆”,正成为吸引城市客源的巨大“磁石”,有效带动春节旅游市场城乡互动。

(记者 唐晓宁)

保供一线,看见最美的风景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中写道: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新春走基层”,颇为贴切。

“新春走基层”报道每年都做,如何找到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的选题?煤炭作为重要的取暖和发电资源,其稳定供应关乎国计民生。兖矿能源大东章车站作为公司运输网络的咽喉,每天有数以万吨的煤炭在此集结,然后发往全国各地,矿区各铁路200多人坚守工作岗位,为无数家庭送去温暖。于是,我聚焦“守着万家灯火就是过年”的主题,拍摄了《200多人的别样春节》和《开往春天的列车》。

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日子,而矿区铁路职工却选择坚守岗位。我希望用镜头记录这些人的工作,让他们的付出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除夕夜,车站灯火闪烁,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调度员紧盯着电子屏幕,精准地控制着每一列煤炭车的出发和到达;连接员穿梭在铁轨间,仔细检查每一个连接点,确保每节车厢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司机们则手握控制器,驾驶着巨型机器,进行煤碳装卸作业。

采访中,货检整备段队长告诉我:“春节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年,但看到列车拉着煤安安全全运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过个暖和年,心里就感到满足。”他的话语简单朴实,道出了所有坚守岗位职工的共同心声。

大年初一,我亲眼看见了铁路一线工作人员为保供付出的努力。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春节假期最美的风景——责任与担当。凌晨两点拍摄结束,当天中午开始剪辑制作,大年初三发布《200多人的别样春节》,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于我来说,走基层就是通过具体的小人物、小故事、小情感、小细节,展示我们所处的大时代。记者是关照人的职业,自带温度和暖色。与基层“小人物”一起过春节,他们身上的光亮,常常令人动容。

(记者 高广超)

“朴实又乐观”的调车员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在国铁济南局青岛站,我采访了一群坚守岗位的铁路人。

作为一座百年老站,身处青岛火车站和青岛北站中间地带的沙岭庄站,是目前青岛市区唯一一个运送煤炭的火车站,肩负着青岛市供电供热三分之二以上的煤炭运输。调车员是在火车货运场编组车辆的工作人员,春节假期,货运线上的工作比平时更为繁忙,不少调车员在岗位上过节。

采访之前,国铁济南局青岛站采访对接人说沙岭庄火车站作为货运站,相对比较封闭,日常采访并不多见,调车员大多不健谈,希望我能够充分沟通后再采访。

采访当天,青岛刚下完雪。为了保证能第一时间拍到煤炭取送车作业,我跟同事提前到达现场,在寒风中等了40多分钟后,远处的“小黄帽”终于露出身影。此时,我跟同事已经冻透了,而这对张涛、闫仲宇等调车员来说,却已是家常便饭。

朴实又乐观是我对他们的第一印象。采访之前,我也预设了一些情况,比如作业环境不好、采访对象不健谈、聊不出“有用的话题”等。但采访时,我发现他们是一群爱笑又乐观的人。张涛笑着说,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没觉得有什么辛苦的地方。

成稿的《铁轨上的“驭龙人”:飞上飞下守护万家灯火》,虽然篇幅不长,但采访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幸福。滚滚车流,万家灯火,我们忙碌一天后,回到暖和的家中,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常态。而在货运站,守护千万家庭温暖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调车员工作是连续性的,不分节假日的。

守护往往发生在幕后,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底色。日夜交替,铁路人为列车安全畅通运行保驾护航。春节假期,张涛和同事们需要比平时更耐心、更细心,每一天每一分钟都被加速。

稿件发出时正值除夕,张涛等人正在值班,工作纪律要求值班作业不能携带手机。收到我的新春祝福和稿件链接已是一天过后,张涛说这是他们收到的最好的春节礼物。

(记者 董婉婉)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