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9年03月05日 17:00:23   来源:枣庄市档案馆

一方一土,一风一俗。每个中国人都从自己家乡成长起来,都深受家乡风俗影响,从方言和方言所承载的故事、歌谣和谚语中获得了生命之初的情感与意义。

枣庄地方文化,历史上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较大。

在战国前曾受到齐鲁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明代以后,京杭大运河枣庄段的开通不仅带动了枣庄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枣庄文化的繁荣。而作为交际工具的方言文化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这就使得枣庄的方言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及开放性的特点。


李莉-新苗

发音特点

枣庄方言属北方方言。同普通话相比,枣庄方言在语音方面与其差別较大,滕州山亭区北部山区与其他几个区及山亭区南部相比也有明显差异。


方言词语

气象

青木天(较凉的阴天)煞风(停止刮风)、雾娄毛子(毛毛雨)、棉花套子雪(大雪)、小雪纺(下小雪)、冷子(冰雹)、冻冻(冰)。


土地

山夹沟(山涧)、坷垃(土块儿)。


时间

年时(去年)、擦过年儿(年初)、个月成十(一个月或月余)、今门儿(今天)、早清起(早晨)、一崩儿(一段时间)。


行为

溜沟子(比喻奉承、巴结)、扒豁子(告密、揭发)、闲拉(闲聊)、捣实锤(说实话、办实事)、掠掠(限别人胡拉扯)、裂熊(粗话,散伙、作罢)、装憨卖果(装使)吱声(作声)、侃空儿(说谎)、侃凉腔(说讽刺话)、横横(过秤)、拉魂腔(柳琴戏)、恶影(讨厌)、打怵(胆怯)、搁愣(搅动)、赶明来(将来)、每儿来(以前)、猛个丁(猛然)、马时(立刻,马上)、马立的(赶快)。


颜色

煞白(非常白)、花花搭搭(颜色分布不均匀)、乌不皂眼(不鲜艳,显得脏)。


张振明-相声


笑话

在枣庄口头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短小精悍,生动有趣,信口讲来便能令人棒腹大笑。尤其是《黄二大爷》系列放事在枣庄可说妇孺皆知。应该说,那是智者的幽默。


黄二大爷咋着咱咋着

人说黄二大爷经多见广,会处事儿,跟他出门保管惹不了是非。这天是西集四月初八会,有大戏,村上一伙小青年要跟黄二大爷去听戏。临走时,各家老人交代说:“西集街人好揍人,到那看您黄二大爷的,他咋着您咋着,省得挨揍。”小青年都记住了。


黄二大爷和一伙小青年来到集上,正好戏刚刚开演,大家就找了个崖子头蹲了下来,看戏。谁知,看得正起劲的时候,黄二大爷一头栽下去了,小青年看见了,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栽,个个栽得鼻青脸肿。


这样一来,街上人不愿意了,大伙都看戏,这些人往下栽,弄得人都往这里看,不是捣蛋吗?有几个小青年一起哄:“揍!”“噼里啪哧”,就把黄二大爷带来的一伙小青年给揍了。真是越怕见鬼,越有鬼。这一来,戏也别看了,走吧,一伙人怪不恣。


出了集,黄二大爷就问了:“我今天起得早点儿,又受了点风寒,打了个小盹儿,没在意掉了下去,你往下栽么的?"


小青年都说了:“临来家里老的说:您黄二大爷咋着,您咋着,你往下栽,那俺不往下栽吗?”黄二大爷一听,也没话说了。



驴头砸罐子

有一天,黄二大爷邻居家的驴头伸进罐子里喝水,拨不出来了。随怎弄也弄不出来了,最后来找黄二大爷。


黄二大爷一听,挺生气:“这样的事还用来找我,不会割驴头?”


那人回家把驴头割下来,可驴头还是拿不出来,就又去问黄二大爷,黄二大爷又说:“这样的事又来问,不会把罐子砸破?”那人回到家砸破了罐子,把驴头拿出来了。


从那,那人见了人就夸黄二大爷点子多,说要不然,连驴头也要烂在罐子里了。



这种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必然产生浓烈的乡土认同意识和文化皈依情结,在人们心中孕育出“底色的乡愁”并永远镌刻在人的一生中。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参考馆内资料:枣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