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9年03月18日 09:28:30   来源: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63

一、 民间文学(11)

范蠡隐居传说

2000多年前,据说范蠡曾隐居于奚公山以北的梁山上,雕刻精致的龙柱在梁山上还依稀可见。范蠡隐居传说在鲁南、苏北、豫东等地世代流传。

关于范蠡隐居传说的故事丰富多样,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范蠡隐居传说就被列入了当时的诗歌和脚本里;明、元时期的说唱曲目及民间杂技中也多取材传说中的故事;到了明末民初至此,在鲁南、苏北、豫东等地广为流传。范蠡隐居传说在很多典籍、民俗诗文以及后裔世代相传的口碑中广为流传,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许由泉的传说

许由泉位于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刘庄村,一眼叫“陈郝泉”另一眼叫“许由泉”。

关于许由泉”的来历。传说在尧王的时候,有个大贤人,他的名字叫“许由”。他隐居在沛县黄城,这人品性古怪,邪席不坐,邪饭不吃,遇到不做好事的人,连瞟他一眼都不瞟。相传尧帝听说许由是个有才有德的人,就亲自到黄城来访他,想把天下让给许由,叫他做天下之王。可是许由一再推辞,坚决不接受王位。他把尧王推走后,自己急忙跑到泉边,用泉水洗了自己的耳朵,他是怕尧王的一些话,污辱了他的耳朵。因为许由在这清泉洗过耳朵,后人就把此泉起名为“许由泉”。至今这泉水仍旧在汩汩冒水,泉水甘甜可口,滋润着刘庄这片肥沃的土地。

九女坟的传说

战国时代,在台邳地区(鲁属次室邑,楚设兰陵县)住着一个梁王。位于今韩庄运河台儿庄南面西岸护河大堤下。

传说梁王驻军在梁王城,他养蜂几十箱,平时鼓出锣收为号令训练蜜蜂,战时配合军队作战。敌犯辄击鼓,但见蜜蜂倾巢而出,争蛰敌眼。

王女不知玄机,乃趁王出行,遂敲鼓试之。蜂应声而出,寻敌不得,而久未闻锣响,乃自行散去。王归怒,斥之,女不胜羞,旋自缢。王怜之,恐人盗其墓,乃每隔三十里筑一土墩,广二亩,如是凡九,俗有九女坟之云。时至今日,台儿庄北的杨庄、邳庄镇涛沟桥村西头和泥沟镇吉庄村北,都还有九女坟遗址。九女坟的传说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民俗和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马兰狗坟的传说

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驻地黄氏祖茔的西北角上,有一座狗坟,与明末河北固安县令黄和置酒杀恶霸的故事密切相关。

黄和,字慰川,系马兰黄氏五世祖卷公三子,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乡试中举。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京会试得中进士。初授顺天府(今河北省)固安县知县。固安为京城近郊,多为权贵亲属所居。当时厂、卫专权,横行无忌,执法尤难。魏忠贤阉党的弟弟郭成,依仗哥哥在朝为官,专横跋扈,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并有人命。黄和上任后,巧设妙计,除掉了郭成, 但他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人头落地,满门抄斩。

为了固安父老,黄和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他不忍心连累家人。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怎么尽快告知家人逃命呢?!足智多谋的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上任之时,他告别亲人,告别家乡,只带上简单的行囊和一条喂养多年的大黄狗。这条狗对他十分忠诚,他便把一家人的性命全都托付在这条狗身上。黄和把早就写好的家书一封,装进一小竹筒内,用蜡封口,系在狗脖子上,并对其耳语一番。俗话说狗通人性,这话一点不假。大黄狗起身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出得县衙大门,就立马狂奔起来。

大黄狗一路跋山涉水,昼夜兼程,5天后的夜间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马兰屯,连饿加累,死在了家门口。天亮家人开门,只见黄和带走的大黄狗躺在门前,用手一试,已经断了气,发现脖子上栓有竹筒,赶紧打开,这才知道灾难来临了。大黄狗忠义,为保主人一家,献出了性命。黄和家人用上好棺木,将其厚葬于祖茔西北角,并在坟的四周立有四块方石,加以保存。然后草草收拾一下,举家逃亡他乡。

马兰黄氏族人每逢年节上坟时,也都会给大黄狗焚烧纸帛,以示感激。文化大革命时期时期,狗坟被红卫兵毁掉。马兰狗坟的故事,传承了黄和不畏强权,敢于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穆柯寨的传说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及特产降龙木的穆柯寨也因此名扬天下。穆柯寨在大运河南岸,位于台儿庄西南27公里,主峰海拔290米,山势险峻,山上林木茂密,山下清泉潺潺,有筛子泉、马刨泉、母猪泉等。寨山上至今还存有很多残墙断垣,一道数米高的青石寨墙环山耸立,望楼箭垛依稀可辨。寨墙里面残存着片片断墙废墟,巨大的岩石上保留着许多臼窝和插旗杆孔洞。寨山由南北两个相对的山梁相连,当地人称作“马脖梗”。沿着“马脖梗”残留着两条石筑长墙,高四、五米,宽三、四米,显然这是古代一道防御工事,上可跑马,又可布兵。长墙下是一片比较开阔的坡地,这是操兵演武的场所。顺长墙南去三、四里,可达南山头,上面建筑和北山头相似,这里是屯兵安营之地。传说是宋朝巾帼英雄穆桂英占山为王时所筑。

寨山西北脚下有一古村落,名曰:“侯孟”,传说是焦赞等候孟良之所,故得名。穆柯寨西南麓葫芦套村,有一古树,高7米多,树干中心已空,可是仍然枝壮叶青。每到春天,红花遍树,如彤云点点,当地人称作“降龙木”。相传原有两棵,金国南下犯宋摆下天门阵,天门阵布满毒气,非降龙木不能破阵。杨六郎派杨宗保到穆柯寨借降龙木,才与穆桂英刀兵相见,阵前招亲。穆桂英锯了大棵降龙木随杨宗保去破天门阵,于是留下这棵小的长到现在。穆柯寨全寨人马揭锅连营一起跟随杨家将转战南北,屡立奇功,穆桂英成为杨门女将的代表,被后人传颂,穆柯寨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山亭传说

“山亭”之名的由来,明万历《滕志》载:“山亭,在高山前,菸菟城后,飞云台上,传说为菸菟丞相所筑,山亭之名以此,亭废台尚存。”

在山亭村,有一个流传很久的“三停”之说。所谓“三停”,即一停坞土山;二停南大洼;三停结义庙。据考,大约在汉朝光武帝年间,有刘姓和张姓的两个家族,由于兵荒马乱所迫,从很远的地方来到此地。起初在坞土山的后面山坡上安下家园。此为“一停”。坞土山环境恶劣,不久,这两个家族就把村庄搬到南大洼,建起了新家园。此为“二停”。南大洼土质肥沃,适宜耕作。但不如现在的山亭村,所以,这两个家族又将村庄建到山亭村这个地方。此为“三停”。

经历了“三停”的选择终于停下来安居乐业的人们,很希望给自己的村庄起个讲究一点人文精神的名字。

在刘、张两家建村于山亭村之前,这里已经建有一座庙宇。名为结义庙。由此可以推知,山亭村建村是三国以后的事情。结义庙前原有一座亭子,为劳作和行路的人们乘凉之用。西侧有黄棚洞,是一座道家活动的庙宇,山巅后有一口井,其水丰沛,常年不干,为当地一大景观。

梁王洞传说

梁王洞传说大体分布在以鲁南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这里有梁王兵一窝蜂的传说,还有王寨、跑马岭百步后、点将台、饮牛池等遗址。枣庄市山亭区成为鲁南地区流传梁王洞文化的核心地区,梁王洞传说在当地妇孺皆知,

据清朝光绪《译县志》载,译县城北的云谷山(现山亭区凫城乡庙南峪村)十分险峻。西峰陡崖有一洞称梁王洞,传说是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所建。

梁王驻山洞后修建了梁王寨、跑马岭。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深得周边群众的拥护,梁王不仅有精兵良将,还养了许多蜜蜂,必要时作为兵力遣用。这些蜜蜂个头大,心眼齐、纪律严明,是梁王的得力助手。如遇到外敌侵犯,梁王除派兵遣将外,还调用蜜蜂助阵。梁王有用蜜蜂的秘诀那就是:鸣锣出兵,打鼓收兵,一遍准备,二遍出征,三遍战斗。蜂兵闯入敌营后专蛰人眼睛,敌人刀砍不着,枪打不着,无所措施,只得败退。因此梁王靠蜂兵打了不少胜仗。

可这些蜂兵一天竟出了意外。这一天梁王应朋友邀请前去赴宴,临行时,把女儿叫到跟前,再三叮咛“我外出会朋友,你在家千万不要敲锣”。梁王走后,女儿对父王的话琢磨不透,心想:父王为什么不叫敲锣呢?我倒要看看在家敲敲锣有什么动向。于是,梁姐把锣拿起连敲三遍,蜂兵听到锣声四处纷飞,满山皆是。嗡嗡声惊天动地,在空中旋转寻找敌人,过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发现敌人,却又听不到收队的鼓声,就远飞南去,飞至南北落一带等待梁王收蜂鼓响。可是一天无音,无奈飞到了迷河,从此蜂兵都无了踪影。梁王在朋友家心神不宁,坐立不安,于是便告辞回山,进洞后得知蜂走之事,梁王大呼“哎呦,我命休矣”。

于是后人便有了“梁王指挥显神通、深入敌营蛰眼睛、阵阵凯旋建奇功、可叹梁姐不识事、蜂走迷河无踪影”,及梁王一窝蜂的传说故事。

熊耳山传说

闻名遐迩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因主峰远看像一只大熊耳故得名,集群崮、裂谷、溶洞、温泉、崩塌地质灾害遗址等多种地质奇观为一体。

“全国罕见,山东仅有”的双龙大裂谷是公园的主要地质奇观。属5亿年前的海相沉积,造成山体滑坡,带动山顶出现裂隙而成。裂隙两条,俯看似两条播云撒雨的蛟龙,故称“双龙大裂谷”。熊耳山西麓,满山遍野散落着奇形怪状的巨石,大则重千吨,小则几十吨。石石相叠、形态各异,仿佛刚从山顶滚落而下,这就是国家典型地震遗址“龙抓崖”,传说受1668年郯城大地震引发了大山崩造成的。

熊耳山周围民风民俗淳朴,古今掌故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流淌千年不息的西伽河,气势恢弘的抱犊平湖,钟灵毓秀的龙床峡瀑,享有葡萄世博园之誉的洪门生态村,诞生全国第一部村级民俗志的红山峪民俗村,孔子听歌处的沧浪渊等。

长城村的传说

枣庄山亭区曾是小邾国的驻地,明万历十年《滕县志》记载,“长城在城东六十里无址可考。史料称:‘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据记载,齐宣王建长城至山岭之上,西至济州,东至东海,这是其中一段。”因村建于山岭下,故取名为长城。“这个城墙就是传说中的古城墙。长城村的来历就是由这个长城传说下来的。

长城村古城墙长约2000余米,围地面积约500亩的青石城墙,经专家考证,初步认定为春秋时期修筑的齐长城。据传,唐王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山筑寨宿营,故山取其名。因战马口渴,急用蹄刨出一泉,遂留下“圣井泉”等传说故事。

龟山寨传说

龟山寨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道教的一处圣地。龟山寨北山下是一处东周遗址,再北的伏里村中又是东汉墓群,再向北是唐宋墓葬,再北的枣庄至京福高速路下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寨东是在以前黄旱不干的饮马泉处建起的建新水库,寨西南紧挨白脖山。山顶是始建于唐大足二年(公元702年)的伏羲祠遗址,祠前有1860年枣庄地区暴发农民起义幅军以消灭韩培正、韩七为主要故事事情节的、新编山东梆子戏《五门关》戏首演的古戏台。龟山顶龟身龟头遍布1860年幅军建起的临时军营房遗址。两山头围底宽1.5至2米,高5至6米的带垛口寨墙,龟山寨东南2里处老古泉村有1938年苏、鲁、豫、皖四省边连地区成立的抗日义勇总队队部遗址,东北六里有总队医院普照寺。

太平山庄的传说

天平山庄的传说起于元朝。元朝时期,太平山庄北有一村庄,名为安乐村,即现在的芹沃村。

元朝中期,皇帝下诏移民,至山西平阳府临汾县应迁800余人,迁至滕县分住,部分人来到安乐村。安乐村水土肥沃,适宜人们生活,在先祖的辛勤劳作下,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李稷,字孟宾,滕县黄山人(善国北路)。1303年生于官宦之家,自幼聪颖过人,当地称其神童。年长时,博学多才,元泰定年中文科状元。李稷祖父家族晚年迁到安乐村。李稷的父亲在铅山袁州任职,探家时,带回梨树苗,种植一院。后对儿子李稷说“梨树千年不老,春开银花,秋结金果,你需用心栽培,用心领悟”,李稷听罢,铭记心中,按照父亲的教诲,全心种植梨树,随着春种秋收,梨园的规模发展已达千亩,至今不衰。

李稷24岁时高中状元,是滕县的第一个状元。于1364年病逝于大都(北京)。从官时,李稷思乡心切,常想回乡探亲。

元末农民起义,滕县成为主战场,战斗残酷,村镇无存,太平山庄夷为平地。天平山庄的传说众多。当地百姓比较熟知的传说有:一则,太平山上出神仙,在山南峭壁下有一岩洞,名曰太平洞,曾是太上老君修炼的地方,仙气聚集,信士要面壁祈祷,吸入三口灵气,保你三年邪魔不侵,疾病不入。二则,梨园中部有一棵最老的梨树,人称“状元梨”,学者在此树前许愿、披红,状元榜上定有其名。

(二)传统音乐(1)

鲁南铜管卡戏

鲁南铜管卡戏是唢呐表演艺术的分支。唢呐起源于西汉(公元202年)。经过历代发展,它成为了从宫廷、官府到民间社会,上下贯穿、一脉相承的艺术事业。满清时代,峄县地区较有名气的唢呐班有“七家子半”,其中峄城北关“刘家班”是“官喇叭班”,是专为官方接官“迎诏”为官府服务的班子。其他的班子活跃于民间。本区唢呐艺人的铜管卡戏《哭长城》,曾经在山东省“薛国杯”金唢呐艺术汇演中获得金奖。而今,鲁南的铜管卡戏班成为了全区唯一的传承班子。

鲁南铜管卡戏又名“金口角”。其铜管比唢呐略小一点,无眼,用金敷碗卡在喇叭头上。艺人在铜管吹奏中巧妙灵活的用金敷碗以各种姿态卡弄触动。使铜管发出抑、扬、顿、挫和起、伏、跌、宕的音质和音色。演奏中透露出深厚的人情味。鲁南铜管卡戏的代表作有:京剧《借东风》、《捉放曹》,豫剧《秦雪梅吊孝》、《白蛇传》,柳琴戏《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等戏曲选段。通过演奏反映出喜、怒、哀、乐、人物情怀及其社会背景。卡戏演奏可产生令人情绪激昂或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这是卡戏表演和唢呐演奏的根本区别。

(三)传统舞蹈1

峄县排鼓

排鼓是源于清代“康乾盛世”的一种民间庆典活动。该项活动流行于以峄县为中心的鲁南苏北地区。主要分布在以老峄县为中心的鲁南苏北地区。峄县排鼓是清朝嘉靖年间棠阴社地方名流孙秀才和峄县中兴煤矿孙科长兄弟二人始创。

排鼓的阵容庞大,有大战鼓、堂鼓、架子鼓、排鼓等各种型号的鼓,一行一行的排成排。鼓点的节奏全场统一,鼓的数量一般在20与30个系列,击鼓人以大幅度的动作表现下意识的张扬面部表情和表演雄壮的姿态。排鼓的鼓手都是男子汉,统一服装,黄布包头、彩绸扎腰、两个鼓棒都带有彩条。根据鼓队指挥手势号令,击奏出有拍节、有长短、有轻重、有变化的鼓点。排鼓一般在节假日和重大节日庆典中举行。清代嘉靖年间,峄县商会会长孙秀才和枣庄中兴煤矿的一个股东孙科长,兄弟二人组队演奏。建国后,曾被腰鼓队和军乐队、锣鼓队等形式冲淡,转化为行走进程中的表演形式。后来,由峄城北关的时培玉等人重新开发,依然仿照原始的排鼓的模式,把许多鼓排成排定场击打,鼓手们站立表演。改革开放之后,孙晋山等人重新恢复了原始的排鼓的演奏形式,用30多个同一型号的大战鼓,排练正方形的阵容,鼓手们站立击打表演。现在,已发展成46个大战鼓,排列正方形的阵容,夹杂着各种型号的铜镲、铜铙,在鼓队总指挥的统领下,集体操作,展示精神、气质和大起大落的气势。演奏形式由原来的清一色的男子汉变为女士。

峄县排鼓传承了二百多年历史文化的精华,展示其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体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展示夕阳红的人生核心价值。满足了广大社区、农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体现了群众性、地方性和文化服务的价值。

(四)传统戏剧1

唱瞎腔又称:拉魂腔、拉花腔、柳琴书、柳琴戏等。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鲁南枣庄薛城、临沂一带的流浪艺人,融合当地流传的肘鼓子、鲁南民间小调、柳子戏(即弦子戏)等发展起来的。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在鲁南薛城一带很多民间艺人及盲人经常在乡间演唱。

唱瞎腔的延续大体有两种说法。唱腔中的[娃子] 、[羊子] 和鲁南俗曲及柳子戏唱腔曲牌[耍孩儿] 、[山坡羊] 有渊源关系。一说源于江苏海州,是由当地秧歌、号子中的[太平歌] 、[猎户腔] 经民间艺人丘、葛、张(一说“杨”)3人加工而成为拉魂腔。后来丘、葛分别去皖北、鲁南薛城传艺,因此在薛城当地流行,当地称“唱瞎腔”。1950年据丘门艺徒魏光才(当时80岁)推算,丘门于清乾隆年间已存在了。唱瞎腔流布于鲁南、皖北、苏北相接壤的广大地区,使用弹拨乐器伴奏。 其形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单篇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

主要唱曲有:《打干棒》、《小书房》、《王小二赶脚》等。

五、(曲艺)1

山亭大鼓

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受北方梨花大鼓的影响,苏北大鼓形成于宿迁和睢宁地区。形成后迅速向周边地区发展,成为江苏的徐州、沛县、邳州、新沂和山东的曲阜、邹城、滕州、山亭、枣庄、嘉祥、鱼台等地市从艺人数最多的一大曲种。因其唱腔、师传和艺人所处地域不同,到清末,已形成各大门派。

“山亭大鼓”第五代传人满广平,1946年,拜郭教启为师学唱“大鼓”,1949年起开始上集赶会,设摊摆场进行“大鼓”演出。主要在江苏的徐州、沛县、邳州、新沂和山东的曲阜、邹城、滕州、山亭、枣庄、嘉祥、鱼台等地市流动演出。

1958年在滕州参加红旗曲艺队,1960年加入滕州曲艺协会,主要在乡村、集镇和水利兴修工地巡回演出。曾连年被评为优秀演员,1967年被评为省一级演员。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6

抽陀螺

转拉子又称转陀螺、转溜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游戏。用鞭子连续抽击一圆锥物体,使之在平滑地面上旋转。转拉子在鲁南地区民间非常流行。

拉子为木制的圆锥形,上大下尖。拉子将尖头着地,以绳抽之,使之旋转。薛城玩耍的拉子一般用5厘米长的圆形木头,下端削成锥状并在顶部镶上鞋钉,以便减少摩擦,增强转速。抽打时,先用布鞭缠结实拉子横放在地面上,然后用力抽鞭拉起拉子,并使其快速旋转,拉子一边转持鞭人一边不断抽打,使拉子转得快,转得时间长。如果拉子倒地,则换成别人抽打。拉子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木制拉子为圆锥形,上大下小,锥端常加铁钉或钢珠。玩时,以绳绕拉子使其旋于地,再以绳抽打,使之旋转不停。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称“抽贱骨头”。

早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类似拉子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个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撑着旋转,比赛谁转得最久就为赢家。这是当时嫔妃宫女用来打发深宫内无聊时光的贵族游戏。“拉子、陀螺”这样名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的记载。明朝时拉子已成为儿童的玩具,而不是宫女角胜之戏了。当时拉子是木制的,实心而无柄,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这样的玩法。

拉子的类别主要有:(1)手旋拉子:早在我国宋代就已经出现一种类似于拉子的玩具,当时叫做“千千”。“千千”是个长约三公分针形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拧着旋转,比赛谁转得最久。(2)鞭旋拉子:手旋拉子在明代成为宫人喜爱的游戏。当它转速减缓而有停转或歪倒时,允许用衣袖拂拭,即借助外力补救。这个“袖拂”动作,后来蜕变成一根小绳鞭。同现代的鞭旋拉子完全一样。(3)鸣声拉子:鸣声拉子也叫“空钟”。

由于时代进步,制作材料不同,大家玩的拉子各式各样,且玩法也有不同。

滚铁环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汉族儿童游戏。清朝中期,在鲁南港口码头处,见到有人玩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较为盛行。

滚铁环的玩法是用铁勾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读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等。

滚铁环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平衡性、肢体的协调以及眼力等。但是,随着少年儿童现代生活内容的逐渐丰富,尤其是机动车日益增多,给推铁环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曾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推铁环活动,日渐冷落下来。

台儿庄王氏戏法魔术

台儿庄王氏戏法魔术,始于清同治年间,曾祖父王克仪为养家糊口,在江苏逃荒期间,拜民间戏法艺人吴某学习戏法。经师傅传授和自己刻苦钻研,逐渐形成了台儿庄王氏戏法魔术。

主要有手法类,器械类,化学、物理类。精彩的魔术表演,是与观众进行的紧张而又愉快的智力竞赛,让观众得到的艺术享受是任何其它艺术变现形式无法给予的,从而体现了台儿庄王氏戏法魔术的魅力所在。

王氏戏法手彩简练娴熟,落活干脆利落,内容丰富多彩等特点。后经祖父、父亲、两代人传承,王氏戏法技艺日臻完善。王明干于1984年初中毕业后,一直跟着父亲学习戏法,经父亲的悉心传授和各人进30年的不懈努力,在传承先辈技艺的基础上,将台儿庄王氏戏法魔术不断发扬光大,现已能独立完场美女变雄狮、米水三变、纸筒遁蜡烛等项戏法的表演,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的风格。

运河酒令

划拳又叫豁拳、猜枚、猜拳、拇战,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数,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是一种民间的酒令和流行的饮酒游戏,它增添酒兴,烘托喜庆,技巧性颇强。

台儿庄人喝酒划拳行令,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吆五喝六,也不是简单的从0到10的报数,而是每个数字都有数字的名称,0是“饱拳一对”;1是“一心敬你”、“一点红”、“点点的一”;二是“哥俩好”、“哥俩不错”;3是“三星高照”,;4是“四喜来财”;5是“五魁大手”;6是“六六大顺”;7是“七巧”;8是“八马”;9是“升你的官”;十是“全福寿”、“全到了”。

张马亮、康大刀游戏

张马亮、康大刀是老峄县地区民间儿童体育竞技活动的传统项目,又叫做对营。该项活动是源于元明之交的峄州大战期间,张马亮、康大刀是当时活动在鲁南苏北地区的两支民团武装,他们在保卫家乡除暴安良方面为一方人们做出了较大贡献。因此,儿童体育竞技活动就把这两个人物作为英雄统领来举行游艺活动。

张马亮、康大刀竞技活动由20人或10人分为两支队伍,挑选身强力壮的两个棒小伙子,分别担任张马亮和康大刀的角色,在整队之始,所有的队员排成一行,由这两个头领来依次“领兵”。其分配形式是:用“拍、各、六、磨、墙、倒、砸、这、个”,把最后拍到“个”的那个人分配给甲乙双方的各个首领。用这种方法就划分了两个阵营。其队伍或各10个或各5个不等。

两支队伍整队完毕,大约在30米到40米的距离中,在其后方划上两道横线,甲乙两支队伍,一字而排开在横线上,这时,由甲方先向乙方捕捉人员。例如:点名张三,对方就以捉拿张三为主要目的,乙方人员以保护张三为主要任务,从中双方的人员在滚、打、摸、爬,迂回穿插的激战中各显所能,如果张三被抓他就是甲方人员了。然后再由乙方捕捉甲方人员,依此类推,直至其中一方仅剩一个“光杆司令”,人多的一方就取得了游戏的胜利,游戏便就此结束。

该项活动,通过跑、跳、擒拿等活动,提高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增强了在实战活动中的智慧和应变能力,加强了集体协作的团队意识。

回族武术

台儿庄回民武术起源于自明初。明万历年间,伴随着京杭运河台儿庄段的开通,台儿庄成为京杭运河上的商埠重镇和漕运中心,大批回民迁居(习惯逐水而居)此地。伊斯兰民族有尚武善武之风,回民武术在台儿庄世代相传,影响深远。明朝政府巩固后,由于台儿庄有很多回族民众,朝廷派胡大海、常遇春巡查至此,见回族信教群众没有人组领教义活动,也无宗教活动场所,心中甚为不安,回京即上奏明政府。为安抚军心和稳定少数民族情绪,1375年朝廷准奏并拨帑银42万两,由大将常遇春与胡大海督建清真南寺以供朝拜之用。回民民众朝拜之余,亦在清真寺习武。

约在清朝嘉庆年间,从任城到台儿庄清真寺任职的杜姓阿訇,精通回族武术,后在清真寺偏殿设武场授徒。杜阿訇之女武艺超群,拳术、剑、棍均高人一筹。她将一套棍法传授给了杜阿訇的徒弟金五。杜阿訇任期期满匆匆离去,因为当时未问及杜女传授的这套棍法的名称,遂呼之为杜女棍。

1884年,回族青年李兆祥、沙景洪、蒋学信、文凤林、马绍九,汉族青年谢玉田等跟他学武,后又师传徒,徒再传徒,从而形成了台儿庄回民武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末,台儿庄回族武术得以普及和发扬光大。在沙景洪、李兆祥帮助下,由刘绍安、马绍九在台儿庄北关老三官庙后院建国术馆,沙景洪为馆长,李兆祥为顾问,马绍九(抗战时期参加革命,任陇海南进支队司令部通讯二排即回民排武术教练)、刘绍安为教练,义务办学。每天晚上坚持训练,风雨无阻,遇到雨雪天气,到第二练武场(台儿庄玉皇阁楼,5间)里练习,习武气氛日渐浓厚,参加习武者达50余人。台儿庄国术馆建馆10余年,学员刻苦训练,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如有“魏氏三杰”之称的魏凤鸣、魏凤歧、魏凤山兄弟仨人。另有马振国、刘湘武、蒋之芬、李锡铭、马彭苓、马家珍、张振寰等10多人。其中最出色的有魏凤歧、马振国和刘湘武(刘绍安之子),均被选到南京中央国术馆参加第四期学习,结业后考入中央体育专科学校武术师范继续深造。

1995年,台儿庄被中国武协命名为“武术之乡”。

台儿庄回民武术传承代表人及集大成者魏福宝为“魏氏三杰”之后。

台儿庄地区武术大体分为少林派与回民拳,回民拳以魏凤岐为代表(杜女棍传承人)。

回民武术的主要项目有散打、长兵、短兵、拳术,包括对练、器械、拳术等几十种。所练项目既有中华武术的共同特色,也有与回族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的民族特色。弹腿、洪拳、炮拳等。十路查拳、三路腿拳、十趟弹腿为回族武术所独有,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儿庄作为中国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回民武术对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海峡两岸武术界交流,丰富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内涵,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七、传统美术9

张氏竹木雕刻

张氏竹木雕刻艺术诞生于清末明初年间,系张氏祖传艺术,在枣庄及周边城市广为流传。南方盛产竹,一百多年前,古薛国是一个南北水路运输的交汇地带,通过水运,竹木大量的由北方经过古薛国运输到北方各地。当时张家主要传承人张新水的祖爷爷就将符号或文字刻在竹木制品上了。出于爱美的天性,在竹木制品上施加装饰,与雕花的玉、石、骨、木器原无差异。

张氏竹木雕刻最初用来养家糊口,利用竹子的自然根节,经过水煮,高温加温后,晾干后雕刻,广泛运用于桌椅、柜子、箱子等生活用品方面。现在的张氏竹木雕刻艺术融绘画、书法、雕刻、诗词、民间故事多种艺术为一体。作品分为实用型和装饰型。实用性包括家具、桌椅、床、茶几、盆架,小到碗勺、抽纸盒、痒痒挠。装饰型竹雕作品包括笔筒、名人字画、挂件、摆件、对联等。

薛城张氏竹木雕刻造型优美、雕工精细、色泽淡雅、独树一帜。其代表作品《开国大典》、《西施》、《布达拉宫》、《年年有余》等荣获2007年奚仲文化艺术贡献奖。

枣庄面塑

面塑,也称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面粉、糯米粉为原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清朝嘉庆年间流传到鲁南地区

枣庄面塑准备工序主要有:和面、蒸面、面团测定、面团上色、搓手油制作、工具准备6个步骤;表现形式主要有:棍式插吊线式浮雕式雕式微雕式仿效式等常用方法主要有: 填补延展等常用色有肉色等

面塑通常以故事、民俗为题材,《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中的人物形象、百鸟朝凤中的百鸟形象、“磨剪子锵菜刀”等鲁南民俗经典人物形象成了枣庄面塑师特别钟爱的创作题材。枣庄面塑既有古朴、概括、粗狂、豪放的造型特点,又有长江流域面塑的细致与精美,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因素,都是研究民俗、雕塑、美学不可或缺的实物资科。

枣庄面塑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当地历史、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现存实物资料,更多的体现了传统美学宗旨和技艺特色。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枣庄面塑这一民间美术形式逐渐疏远淡忘,再加上其制作工序繁琐,学习难度较大,经济价值未得到充分开发,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美术形式的工作刻不容缓。

鲁南铁画

铁画,又叫铁花,由清朝康熙年间安徽芜湖的能工巧匠汤天池所创,后流传到山东枣庄地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鲁南铁画以铁为原料,在创作上吸取了我国传统的国画构图法金银首饰、剪纸、雕塑等工艺技法。在制作过程中,匠以锤代笔,以炉为砚,以铁当墨,以钻为案,依据画稿取料入炉,经过锻打、修钻、校正、焊接、钻锉、整形、退火、防锈烘漆等工序,然后衬以白底,装框成画。铁画黑白分明,虚实相衬,刚柔并济,乍看墨色淋漓,细看飞点走线,锤痕斑斑,它不仅有国画的神韵,而且还具有雕塑的立体美,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华一绝”。

鲁南铁画十分注运用变化多端的锤路,制作翠竹、牡丹、石榴、葡萄、兰花、山石、小草、根雕盆架等造型,力求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主要作品有《潇洒临风》、《弄铁生辉》、《铁赞春晖》、《富贵牡丹》、《毛泽东诗词》。

鲁南铁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重要的一支,其清晰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对研究我国铁画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制作特点,具有广泛的民俗艺术价值。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鲁南铁画这一民间美术形式逐渐疏远淡忘,再加上其制作工序繁琐,难度较大,经济价值又未得到充分开发,必须加紧进行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葫芦

葫芦雕刻起源于魏晋时期的兰州,清朝嘉庆年间流传到枣庄地区,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项民间美术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松墨,令其线条明晰。

第一道工序是种植。葫芦雕刻的原料是一种长不大的小葫芦,这种小葫芦一般种植在种芝麻的“老沙地”里。

第二道工序是选料、加工。在刻葫芦前要根据雕刻内容选择相应种类、大小、形状的葫芦,经过刮皮、晾晒,抛光等加工程序后再进行雕刻。

第三道工序是雕刻。根据构思先在葫芦表面找好位置开口子、留堂子,“刀法”轻于金石,重于微雕;技法大致与笔雕相同点、挑、划、拉、刺、勾……轻重有致,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一气刻成,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

第四道工序是上墨、整理。葫芦刻好后,用松墨涂抹刻痕着色,后用布把葫芦表面墨迹擦拭干净,最后再配以底座或吊座,一枚刻葫芦便完成了。

葫芦雕刻历经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早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枣庄地区历经三世传承,是研究当地历史、民俗、工艺、美学不可忽视的现存实物资料,更多的体现了传统美学宗旨和技艺特色。因此,它不仅是民间艺术作品,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葫芦雕刻这一民间美术形式逐渐疏远淡忘,再加上其制作工序繁琐,学习难度较大,经济价值未得到充分开发,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美术形式的工作刻不容缓。

葫芦烫烙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经过范制、勒扎、火烩、雕刻等手工工艺制作,配以传统画饰、诗词、书法,制成摆件、碗、壶、盒、瓶、笔筒、蝈蝈笼和乐器等器具,兼备观赏性与实用性,加之每件器具都因外形和手法不一,具有独特的唯一性,能永久保存收藏,极具艺术价值。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

周家葫芦烫烙工艺始于明清,至清朝时“范制葫芦”和“雕刻葫芦”曾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朝廷贡品。根据其外形依势制成工艺摆件、把玩件、酒水器皿,配以山水、花鸟、人物、吉祥图案等。这些造型奇特、纹饰优美的器皿随着时间的洗拭和人为的摸抚摩擦,器色日渐深沉,犹如蒸栗,莹澈润细,愈具欣赏魅力。

周家葫芦采用纯天然葫芦,纯手工制作。葫芦本色就有古画的基调,在上面或火烩或雕刻临摹出名家的国画作品,线条流畅准确、形态栩栩如生、意境幽深高远。通过对葫芦范制或勒扎,则造型奇特优美,加上天然文字诗词长成,给人以耳目一新、不媚不俗的感觉。实为一种集拙朴自然和高雅精美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珍品。

葫芦工艺,作为一种纯手工制作,要求制作者有较高的艺术修养,需要较长时期地积累沉淀,且工艺复杂,从选种、播种、照料到采摘、制作,周期长,效率低。且受“传男不传女、传已不传外”等传统观念制约,现在枣庄市只有个别乡镇的周氏宗族的极少数传人会。同时,受市场经济影响,人们大多片面追求“短、平、快”经济效益,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沉下心来,潜心学习、钻研,以传承这项传统的手工葫芦制作工艺。

桃核微雕

雕刻,是民间微型雕刻工艺的一种,是以桃核为原料雕刻成工艺品的民间美术形式雕刻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兽、吉祥物等等。明清时期,枣庄地区就有了桃雕刻。

核雕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刻、微雕等艺术精华,以“精、细、奇、巧”取胜,呈现出独特的地方特征。

制作过程首先要精于选料,须根据其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分类,然后是设计,需根据核的形状进行构思,并将需刻划的形象在核上勾勒;其三是定形,即根据勾勒的图案打坯,即初步加工;其四是雕刻,即对整件作品的细部进行刻划;第五为修正,即对雕刻好的作品进行细部完善,特别是对人物的脸部、手部等重要部位作调整;第六需打磨,一般以细砂皮打磨作品,使之光洁细腻;第七是抛光,抛光后的核雕作品细腻、润滑而富有手感。

制作工具有凿子、锉刀、扶钻三类。凿子有圆凿、线凿、平凿等多种,锉有毛锉、光锉、圆锉,均需自行制作,才能得心应手。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桃核雕刻这一民间美术形式逐渐疏远淡忘,再加上其制作工序繁琐,学习难度较大,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美术形式的工作刻不容缓。

台儿庄周氏陶瓷绘画工艺

陶瓷彩绘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新彩、粉彩、色釉、青花等。芳慧堂陶瓷彩绘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由周氏79代孙周衍龙创立。清朝乾隆时期台儿庄繁荣鼎盛仅瓷器店就有三家之多,其中徐家的最为红火,而徐家瓷器店的主要供货人又是周氏81代孙周绪业所制作,由于周绪业彩绘工艺十分精湛并在传承传统的技艺上有所突破,因此芳慧堂彩绘在当时就享誉一方。

芳慧堂彩绘不同之处就是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融入了时代的审美观,把与新彩颜料理论上不能融入的物品设法混入使之产生自然变化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绘画题材也由单一的花鸟,人物,山水,融入了具有民俗文化、大战文化、建筑文化、运河湿地、运河水系、台儿庄古街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传说等一系列作品宣传枣庄,宣传台儿庄古城的高层次艺术风格。

目前,芳慧堂陶瓷彩绘已研发制作出一系列与古城相关连的历史作品,如《乾隆御笔》《天下第一庄》《贾三近在台儿庄构著金瓶梅》《台儿庄关帝庙》《李白题客中行》《明代时的方慧堂瓷坊》和一些历史人物如《孔子》《墨子》《匡衡》《李忠仁》《女娲》等另外还有一些传统系列的作品。如花鸟、山水、书法。其中包括有工艺看盘、花瓶、瓷板等,现在鲁南市场上已很难见到以上芳慧堂作品,掌握这一制作技艺的民间老艺人都已去世。因此,这一传统手工技艺面临失传消亡的危险,急需进行保护和努力抢救。

运河板书字画

花鸟字画兴于汉代刘邦故里现徐州地区的丰县、沛县、邳州、老峄县等地, 运河板书画又叫花鸟画,鸟字、艺术字、板书字画、名字作画、姓名作画、硬笔彩色书法、龙凤字、龙凤花鸟字、字里藏画、画字一体、称民间绝活,又称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字谜语、飞帛板书、意匠文字等。这种民间精湛的艺术品,笔画全由花、鸟、草、虫、吓等动物组成,其笔画圆润、色彩鲜艳、立体感强,是室内高雅华贵的装饰品。

运河板书字画历史悠久始于汉代,“运河板书字画”脱离民俗功用成为一种集观赏、收藏装饰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字画。它形象、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的艺术风格外,在板书字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运河板书字画艺人走南闯北,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民俗艺术字画越来越感兴趣,而板书字画作为书写艺术品一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运河板书字画传承者王茂群凭借扎实的功底使得运河板书字画不断向多样化发展。

传统作品有《龙飞凤舞》《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及不同人物的人名等;现代作品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大战故地、时尚生活》等

运河梁氏石刻脸谱手工技艺

运河石刻脸谱艺术是一门民间传统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是脸谱文化遗产之一。

脸谱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脸谱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面具,脸谱将图形直接画在脸上,而面具把图形画在或铸在别的东西上面,再戴在脸上,在中国的古代,祭祀活动中有巫舞和傩舞,舞者常带面具。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简单的符号,“观念符号”和“表情符号”,用来表示达到某种特定的观念或表情。大家看到的脸谱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工艺美术性脸。这类脸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艺术加工,广泛用石、木、竹等雕刻脸谱工艺品。用编织、刺绣等手法制作的脸谱观看品或在脸形上用绘画的手法绘制出的脸谱,形态各异,色彩图案变化多样等等的脸谱艺术品,这类脸谱是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的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和纹样的脸谱。

运河脸谱是民间传统美术的造型艺术,在传承上发展,在发展上创新。

脸谱艺术,手法形式多样,技术技法丰富多样,虽一鼻一眼,一耳一嘴,无一雷同,各具神态,受到爱好者青睐。而脸谱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又融入了时代的审美观,由原来单一化,而吸收商代青铜纹、战国彩陶纹、汉代画像石、唐代佛像以及民间剪纸、皮影、年画等艺术精华,形成运河石刻脸谱艺术风格。

运河石刻脸谱起源于明代年间,由梁氏75代梁芳公创立了脸谱面具店,梁氏家谱略有记之,清朝乾隆年间,台儿庄西门有四家脸谱面具店,由于面具需求量小,而后来仅存梁家一家店铺,由梁氏79世孙梁子文公继续制作。解放后,大繁荣地方文化艺术,偶尔制作脸谱面具店,有新的转折,梁氏84世代孙梁焕之公,把脸谱面具发展到剪纸,当时农村文艺生活非常活跃,为了适用性,而脸谱艺术又运用到民间戏剧舞台上,又有所新突破,更好地服务人民。

梁化中,1965年生,梁氏85代孙,台儿庄古城西门桥人,笔名梁柱,抱朴斋主人,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兼职学生的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教学培训教学。师承韩天衡、刘江等先生,为了继承先辈传统工艺,经常寻访并挖掘京杭运河沿岸城市传统文化,在努力挖掘台儿庄运河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展现运河石刻脸谱艺术文化。

当前,已刻运河石刻脸谱一千多块,汇成运河石刻脸谱100米长卷,大力展现运河石刻脸谱文化。由于时代发展,手工艺雕刻之技艺被机器雕刻及电脑刻字所取代,石刻技艺面临失传或绝迹,急需进行保护和努力抢救。现虽以梁化中为主的一批有识之士,如龙巴、龙峰、李敬沛、郭方飞、东雷等正在抢救,但毕竟力单势簿。

2003年5月,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邀请在北京展出,受到副会长王恪山先生赞美“石出千态,难得一见”。

2006年7月,山东电视台以“运河石刻脸谱艺术”专题报道。

2009年8月,在杭州西冷印社展出,受到执行印社长刘江先生称赞“真乃中国一绝”。

八、传统技艺29

枣庄辣汤

辣汤,因需放胡椒,有一种香辣味的缘故而得名“辣汤”枣庄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早点,早在清朝光绪年间,辣汤烹饪技艺就已形成,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技巧做法,传承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辣汤以面粉为主料,外加几样佐料。辣汤的制作很别致,一般在10个小时以前就要做好和面、洗面的工作,即头天下午准备,第二天早晨下锅食用。具体做法是:将面粉掺水和成面团,然后加清水用手徐徐洗,洗到只剩面筋为止。将洗好的面筋放在盆内养起来,直到l0个小时以后,把养的面筋徐徐搅入面汤开水锅里。烧开后,放入胡椒、豆腐皮、青菜、海带丝、鸡蛋皮等佐料,即可食用。食用时再加醋及香油少许,喝来香辣可口。一般在早饭时合用,或泡馓子,或吃油条、包子,食用辣汤食味更佳。食用辣汤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夏天去火防暑,冬季开胃避寒,汤内含多种营养成份,是大众化汤类早点的佳羹。

辣汤作为地方特色小吃,用料简单,别有风味。其烹饪技艺在枣庄传承三世以上,具有清晰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对研究当地乃至全国的饮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必须加紧保护、传承和开发。

枣庄八大扣碗

扣碗在枣庄一带也叫“碗面子”,据老人介绍在奚山一代有一位御厨告老还乡后,把这种菜式的做法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扣碗在枣庄一代品种繁多,非常受欢迎,其中奚山张氏扣碗以品种丰富、口味醇厚得到广泛的赞誉。

扣碗在红白宴中不可或缺,据说明末清初时的红白喜事场面大,流水席要开一个多月。当时翰林院的时候有位御厨为了改变菜的口味、丰富筵席菜、提高做菜的效率发明了扣碗的做法。

最初的扣碗分为白喜事用的咸饭和红喜事用的甜饭。咸饭是以大米、江米、葱姜、油、豆腐皮、花生米等素食为材料制作的扣碗;甜饭也叫八宝饭,是以八种杂粮:大米、江米、果脯、核桃仁、桂圆肉、橘饼、花生米、红枣等八种原料蒸制而成的甜饭扣碗。

后来,进过扣碗制作工艺的代代传习和不断创新,各个地方的口味和特色产生了明显的地域差异。奚山张氏扣碗鲁南特色鲜明口感酸、辣、咸层次分明,与南方扣碗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汤品。奚山张氏扣碗的秘制汤汁分为高汤、浓汤、清汤、红汤,根据菜式的需要配以不同的汤料充分提升了菜品的醇香,让人回味无穷。

枣庄扣碗有百十余种,最为代表性的有八大碗:瓦块鱼、大小酥肉、让白菜、红烧肉、鸡蛋卷、龙眼鸡蛋、豆腐箱子、虾炖子。

枣庄扣碗传统的制作工艺和菜品种类对于传统饮食习惯、民俗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枣庄编磬

磬,中国最古老石制乐器之一。“泗滨浮磬”是用泗水河泮的响石即泗滨石作的磬,它声音优美,音质纯正,悦耳动听。其制作技艺在枣庄地区历经杨氏三代传承二百多年的历史,并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出精确的制作公式,这在鲁南乃至全国尚属罕见。

泗滨浮磬作为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之一,为石制,个数不等,有三枚、八枚、九枚、十三枚、十六枚、三十枚等形式组合而成。它利用石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发出不同的音律。

磬的制作方法是把石块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间折曲,两端低垂。再按照十二平均律的次序,横列成上下两排而组成的。那就是股搏、股、鼓的比例分别是1:2:3,厚度为九分之二,顶角为140°。“长短、厚薄、弹性模量、体积密度(比重)、频率五个物理属性间的关系为:频率跟厚度成正比;频率跟长度的平方成反比;频率和弹性模量的平方根成正比;频率和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泗滨浮磬制作技艺在枣庄地区传承三世,是中国民间传统技艺重要的一支。其清晰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对研究我国编磬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制作特点,具有广泛的艺术价值。

泗滨浮磬,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但是随着历史发展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泗滨浮磬这种流传千年的乐器也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其制作技艺临失传,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


齐村桑杈制作技艺

桑杈是农村利用桑树培育并通过加工的一种农具,自元代《农桑辑要》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清朝嘉庆年间流传到枣庄地区主要用来在打场的过程中使用,用于翻动晾晒或碾压过的农作物,比如小麦收割以后翻晒,碾压,秸秆码垛就要用到桑杈。还常用来近距离搬运柴草之类。

基本形状一头是木柄,长约2米,前面是三长一短四个分叉,三长(称作杈齿)平行在一侧,稍带弯曲,用于托起物品,一短在另一侧,用于防止物品滑落。

桑树成长的几年间,是修枝培育桑杈原材料的制作期。桑树从出杈就开始了桑杈的制作过程。桑树第一年生出一圈幼枝,到来年开春枝条长到大约一米时开始修剪:先剪去枝头,迫使桑树在修剪的枝条下端10厘米处长出二次幼枝,待长到一定长度后再次修剪。除3根对称均匀的枝杈予以保留外,其余的枝杈全部剪去。5~10年后,桑枝长到锨把粗细的时候,把桑树连根刨除。桑枝经初步打枝削杈后,捆绑定型放入窑中烧制,这是桑杈制作的关键。桑枝带皮放在特殊的窑口上烘烤,桑枝变软,可以随意弄成各种形状,放凉之后就定型了。再进行修饰、打磨,一件合手的桑杈才算完成。

齐村桑杈制作技艺在枣庄地区历经四代传承,其清晰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对研究我国桑杈制作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桑杈这种流传千年的农具也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很多年轻人不仅不知道桑杈为何物,连这个名字也非常陌生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刻不容缓。

齐村炻陶

齐村炻陶是市中区齐村镇一带制作传统炻陶工艺品、祭祀品和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炻陶的产生晚于陶而早于瓷,是介于陶、瓷之间的产物。由此可推断其产生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流传到枣庄已传习四代,当地历史300余年。

第一道工序是制泥:以粘土为主,混合多种天然矿物质,经过一个冬天的存放,再经过洇、晾、踩、打、揉等过程,切成条状码放在一起储存,使泥变得柔软好用。

第二道工序是做坯:手工拉坯,模具注浆捏,其手法有手雕、堆、镂、镶等,阴坯、修坯、湿(干)修。

第三道工序是上釉。上釉的手法就有浸、淋、荡、喷、刷等。

第四道工序是装窑:讲究“装窑母插花、烧窑如烧心”,使用道具 “戗”,将产品固定并调整窑内空间及产品之间的距离。

第五道工序是祭窑:点火前要摆上猪头,焚竹烧香祭祀窑神!点燃稻草、绕窑三圈,祈盼能烧出满意的炻陶来。

第六道工序是烧窑:此工序决定整个烧制的成败,要把握“小火盘堆勤、中火煞花痕,大火均匀上、停火看两戗。”往窑内添加燃料更是讲究“上二下三、手五脚六”,齐村炻陶制作工艺的绝技。

第七道工序是出窑:烧制完毕后,开窑门有其独到的技法,否则很可能导致烧好的一窑陶器全部爆裂。

齐村炻陶枣庄地区历经四世传承,是研究当地历史、民俗、工艺、美学不可忽视的现存实物资料,更多的体现了传统美学宗旨和技艺特色。因此,它不仅是民间艺术作品,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齐村炻陶这一传统技艺逐渐疏远淡忘,再加上其制作工序繁琐,学习难度较大,必须加紧保护使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得以继续传承。

“猴姥姥”

猴姥姥,又称毛猴,是用蝉蜕、辛夷、木通、蝶蛹(俗称网姥娘)等为原料做成的工艺品。因形态貌似猴,取名“猴姥姥”。其制作技艺最早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枣庄地区传承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制作猴姥姥的主要原料有蝉蜕辛夷、木通、白芨、蝶蛹(俗称网姥娘),工具需要剪刀镊子。夷是玉兰的花骨朵,表面长了一层绒毛,用来做猴姥姥的身躯。蝉蜕是人们俗称的知了壳,做头、四肢,正好与花骨朵相配。木通也是一味中药,主要用来制作毛猴戴的斗笠。白芨,也是一味中药,融化后用来粘连毛猴的各个部位。制作猴姥姥的第一步:用镊子挑选出合用材料,蝉蜕的两只胳膊、两条腿、一个头。第二步将毛茸茸的干玉兰花蕾用剪子修剪一下,使花蕾的长度符合猴姥姥的身体比例,做成身子。第三步将胳膊、身子和头用融化后的白芨粘合到一起。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毛猴就成功了。还可以用木通为猴姥姥做一个斗笠,或者用网姥娘做成的妖怪与其组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故事。为丰富内容又添加了一些故事情节,如猴姥姥吃糖葫芦、猴姥姥扇扇子、三个和尚抬水等,为方便存放和观赏还可以加上底座和玻璃盒。

猴姥姥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通过幽默活泼的肢体语言,演绎人生的喜、怒、哀、乐,写实性地再现了中国风土市井文化,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重要的一支。在枣庄传承三世,其清晰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对研究我国民间手工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制作特点,具有广泛的民俗艺术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这猴姥姥这一传统手工技艺逐渐疏远淡忘,再加上其制作工序精细,已经面临传承危机,必须加紧进行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响贝儿

响贝儿,是一种儿童吹奏的泥哨玩具,系上红、黄、绿、白、黑五色丝线又被称为“五丝哨”,佩戴在孩子们的胸前,用以祈福消灾辟瘟病。据记载响贝儿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清末期传入枣庄地区,传承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响贝儿制作技艺采用齐村当地的陶土,采用手工捏制制作方式:第一步,捏制响贝儿的外形,内部中空,经过修整后钻眼打孔,进而挖发声孔、通气道、定音孔。第二步,放在室内自然晾干一周,然后用采草烧制,在空地铺上一层采草,把响贝儿摆放在上面,再覆盖上一层采草,这样一层一层摆放,然后上面再覆盖上厚厚的采草,再在上面撒一些草木灰,点火后任其自己燃烧,经过一天一夜的烧制,然后扒开草木灰,取出响贝儿系上五彩丝线,这样一个悦耳动听的响贝儿就完成了。

齐村响贝儿造型独特品种繁多,有单音、双音,多音。还有能够演奏完整曲子的响贝儿,其声高而不噪,演奏的曲子浑厚动人。造型上有三角、宝贝圆和仿造各种昆虫及小动物等,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重要的一支。在枣庄传承三世,其清晰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对研究我国民间手工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制作特点,具有广泛的民俗艺术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响贝儿这一传统手工技艺逐渐疏远淡忘,再加上其制作工艺精细,已经面临传承危机,必须加紧进行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黄丘山套石屋草房建造技艺

黄丘山套石屋草房主要分布于鲁南地区的台儿庄运河两岸,据调查考证,已有400余多年的历史。石屋草房,在台儿庄的明、清历史上建造比较普遍。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石屋草房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的居住建筑。

石屋草房的建造技术比较复杂,短期内很难掌握,所以在历史上只有世代相传和当地的民间工匠、居民共同学习与建造才能掌握其要领,将其建造技术传承下去。

石屋草房,就是利用石头、土坯、土块、杨木、槐木、楠木、柳木、竹竿、麦草、稻草、苇子、高粱秸等为主要材料加工制造构建的房子。每年春初秋末时期为建房的好时节,当地人们便采集自然界的石头借助人力垒砌,利用特制的铁锤工具进行建造。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京杭大运河改道流经台儿庄,使台儿庄成为沟通南北的“水旱码头”和物资集散地,迁居此地的外商分别在此建造泥屋草房居住,这项技术就这样就被流传下来。目前,这样利用自然材料建造的房屋,现在已很难见到,代替人民居住的房子已是高楼大厦混泥土建筑,石屋草房已不再建造,掌握这一建造技术艺的老人多在九十岁以上,能会建造泥屋草房的年轻人微乎其微。

夹河套泥屋草房建造技艺

夹河套泥屋草房主要分布于鲁南地区的台儿庄运河两岸,为当地群众的主要的居住建筑。泥屋草房,在台儿庄的明、清历史上建造比较普遍。那时村村都有制作建造泥草房居住。

泥屋草房,就是利用泥土、土坯、土块、杨木、槐木、楠木、柳木、竹竿、麦草、稻草、苇子、高粱秸等为主要材料加工制造构建的房子。这种传统民间建造房屋技术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每年春初秋末时期为建房的好时节,当地人们便采集自然界的泥土借助人力挑泥便用脚踩成方块泥垒砌,利用特制的小泥叉工具进行建造。

泥屋草房,其建造材料来自于大自然,就地取材。建造泥屋草房工具,均为手工具,主要有:长梯子、泥叉、架板、马褪、脱坯的坯谟、绳子、铡刀、菜刀、镰刀等。泥屋草房建造前,要根据需要准备泥土、土坯、土块、石头、麦糠、麦草、稻草、苇子、高粱秸等主要自然材料,以及用杨木、槐木、楠木、柳木、竹竿等做成的成品大梁。

建造泥屋草房的步骤包括:放线、挖地基、填石头、和泥、垛墙、上土坯、上大梁和过木、上屋耙、上苫草、压平檐齐。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京杭大运河改道流经台儿庄,使台儿庄成为沟通南北的“水旱码头”和物资集散地,迁居此地的外商分别在此建造泥屋草房居住,这项技术就这样就被流传下来。

山亭石板房建造技艺

山亭区石板房包括徐庄镇境内的邢山顶村、米山顶村、土山顶村、以及山城街道兴隆庄多处。其中兴隆庄所处区域山高林密,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石板房依山而建,最长的建造历史有260余年,是山亭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板房建筑群。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的邢山顶村、高山顶村、米山顶村、山城街道办事处的兴隆庄这几处石板房村落作为鲁南的石板房部落至今保留着古朴自然,颇具代表。它们始建于清末民初,当地村民选好片层岩石,往岩纹四周打进钢钎,插入铁棍撬起了一块一丈长、三尺宽、一寸厚的石板。盖房时,将石板吊上屋顶,最后在脊上和石板块之间的衔接处平放上小石板,一座石板房便完成。每座院内有堂屋,东、西配房,石磨、石桌,石碾等石制工具,村内还有建起的炮楼。

运河蜡编技艺

运河腊编,又称“腊条子编织”是一种以腊条为主要材料手工制作的生活用品,腊条编织系列产品抬筐、粪箕子、篮子、鸡笼子、鱼篓等,这种传统工艺制品主要流行于鲁南台儿庄运河两岸,据调查考证,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每年秋天,民间艺人便采集腊条子,放入水中浸泡借助特制的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腊条子编织最显著的特点具有实用性。明朝万历年间,中国京杭大运河改道流经台儿庄,使台儿庄成为沟通南北的“水旱码头”和物资集散地,腊条子编织作为手工艺品当大运河改道发挥重要作用。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腊条子编织产品便在鲁南市场上逐渐淡出。

目前,腊条子编织等自然材料手工制作的产品,在鲁南市场上已很难见到,掌握这一制作技艺的民间艺人多在九十岁以上,能够传承的年轻艺人微乎其微,因此,这一传统手工技艺面临失传消亡的危险,急需进行保护和努力抢救。

运河甲鱼汤烹饪技艺

甲鱼又名鳖、元鱼、团鱼,是传统的食物制品。主要流行于鲁南台儿庄运河两岸,据调查考证,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运河甲鱼汤不分四季常年经营,以活着的运河甲鱼为主料以葱、姜、精盐、味精等为调料,借助特制的老传统烹饪制作方法。

运河甲鱼肉肥嫩,味醇厚,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为高效滋补食品。“老槐树甲鱼汤”以活运河甲鱼为主料,以葱、姜、精盐、味精等为调料,制作时将活甲鱼宰杀后尽血,取出内脏,放入70°C-80°C水中烫片刻,取出去掉外表皮黑衣,而后入锅加入清水、葱、姜煮透后盛出,将配好的材料下锅慢火烧煮,将清汤调味后盛入玻璃皿内即可。俗语“古邑台庄鱼米香,佳肴旺数老鳖汤。”其汤色清、汁鲜、肉嫩,不腥不腻,营养丰富,风味尤佳,是一种珍贵的补品,可调阴清热,平肝熄火,软坚散结,滋阴凉血。目前这一传统烹饪技术面临失传消亡的危险,急需进行保护和努力抢救。

冯家驴肉烹饪技艺

食用驴肉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台儿庄区泥沟镇冯家的驴肉,由于风味独特,在当地买年不衰。台儿庄区泥沟镇“祖传冯家驴肉”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100多年历史。以其工艺独特、色鲜味美而享誉运河两岸,流传至今。

冯家驴肉质地细嫩,味道鲜美。它的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没有猪肉的肥腻,没有羊肉的膻味,是走兽肉的上品。色鲜味美、香气四溢、营养丰富,风靡苏北鲁南。当地素有“无驴肉不成宴席”之说。产品曾获得市区多项奖牌。现在除老家泥沟有店外,台儿庄古城主要路段还有专卖店,作为旅游商品销售。

脱骨八宝鸡烧制技艺

脱骨八宝鸡历史悠久,据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末,吕清春的师傅吴修阁13岁时就在徐州地区一品香饭店当学徒,从老师傅那里学来脱骨八宝鸡制作技艺,并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解放后,在贾汪供销社工作的吕清春跟随吴修阁学习脱骨八宝鸡的制作技艺,在老师的配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并增加了“八宝”的品种。吕清春学成后,传给了自己的子女及亲属。

脱骨八宝鸡,又叫脱骨全鸡,精选散养的本地三到四个月的童子鸡,褪毛洗净,在鸡脖子处割开约两寸的开口,从开口处将鸡骨逐一抽出,只剩下皮、肉的整鸡,皮不破,肉不烂。将大枣、香菇、荸荠、木耳、胡萝卜、枸杞子,切碎,拌入精肉馅、芝麻,再滴入香油,撒入鸡精、味精、盐、胡椒粉、花椒粉等调料,一起混合拌匀,从开口处塞入,然后用针线将开口处缝合。取半盆清水,放入盐、味精、鸡精、八角、花椒、香油等调料,调匀待用。将缝合的鸡放入滚开的白开水中稍烫一下,烫到鸡油光发亮,放入调好调料的盆中,放入笼屉内,用木柴火大火猛蒸二十分钟,然后用文火再蒸二十分钟左右,出屉,用汤匙舀着,即可食用。鸡肉鲜香细嫩,内料香气扑鼻,食之齿颊留香。鸡肉鲜嫩、软烂,“八宝”味浓。并有益气补虚,健脾暖胃之功效。

张氏脆皮鸡烧制技艺

张氏脆皮鸡是台儿庄区地方名吃,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创办人张景文,在安徽符离集一家有名的烧鸡店做学徒,历经八年学徒出师,得了煮制烧鸡的中草药配方。后来又在南京板鸭店学习煮制板鸭。学成后,张景文携家眷回到台儿庄张山子镇针对黄丘山套多散养家鸡的情况,摘取了南京板鸭配料的精华,综合了制做烧鸡的长处,选用当地山养母鸡做母体创制了口味独特、皮脆肉嫩的新品种—“脆皮鸡”传到张伟时,继承了上祖制作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钻研,积极改进制作方法,张氏脆皮鸡已成为鲁南苏北地区探亲访友的馈赠佳品,更成为各地游客莅临台儿庄古城的名吃首选。目前张氏脆皮鸡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张伟”牌商标,申请国家专利,并荣获“山东省名小吃”、“枣庄市美食金奖”等荣誉称号。

张氏脆皮鸡色白如玉,皮脆肉嫩,滋味异常鲜美,入口香而爽,回味无穷。工艺流程为:

1、选料

选黄丘山套散养三年以上、肌肉饱满、体形圆美,毛重在三斤半以上的活母鸡为主料。

2、宰杀

宰烫褪毛,加工时母鸡不开膛而从鸡尾下开一小口,取出内脏。

3、加料

用手将母鸡的两只大腿从根部折断塞进鸡尾下的开口,然后加入丁香、白芷、草果等18味中草药及盐。

4、煨制

入汤锅文火煨制一小时。

5、挂凉

提出挂凉一个小时。

6、蒸制

入蒸笼蒸制而成,食用时不加任何佐料。

张氏脆皮鸡制作工艺考究,选料严格,一律选用当地生长期三年以上散养活母鸡,加入丁香、白芷、草果等18味中草药入汤锅慢煮,又经蒸笼、挂凉等九道工序精制而成。张氏脆皮鸡受到了当地群众喜爱,成为当地传统的地方名吃。目前除在台儿庄地区销售外,还销往江苏徐州、贾汪、利国等周边地区及北京、河南等省市。张氏脆皮鸡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其制作主料、配料、保鲜等均是纯天然的,无任何添加剂,用料讲究,操作严谨。这些古老的作法然符合现代人们对纯天然、安全、绿色放心食品的需求。

石头大饼制作技艺

台儿庄运河石头大饼始于明朝永乐年间,为鲁南、苏北运河两岸的传统地方名吃。明朝永乐年间,孙氏(牛山孙)从山西省平阳(今临汾)迁至峄县,石头大饼为期家族祖传手工艺。清末,台儿庄有糕点加工作坊,民国年间有著名糕点房3处,另外还有作为当地人主食之一的运河石头大饼。1976年,涧头集镇孙氏石头大饼就已经常年生产销售。

运河石头大饼主要原材料:小麦粉、食用盐、优质白糖、花生、鸡蛋、牛肉、枸杞子、葵花籽、芝麻、酥油、大料等七十二种。石头制作器具:电烤箱、(蒙阴优质麦饭石)、木铲等。制作过程:

1.和面:水面与酵面两掺,随季节调整比例,夏季水面与醇面的比例是3:1,春秋季是2:1,冬季是3:2。和面时掺入精盐、碱面、鲜花椒叶,揉匀后,少饧一会儿,即可使用。

2.做饼胚。把发酵的面粉加入酥油、枸杞子等原材料,经过反复揉搓、擀制而成,再将大饼两面撒上芝麻、葵花籽等压实。

3.加热石头(蒙阴优质麦饭石)。先用水洗净,晾干,再用酥油涂过(可长期使用,一定时间微量元素减少,再另行更换)。加热(三四百度)的石头上。

4.摊制。面饼均匀摊在石头上。饼面呈现有凹凸不平的窝窝形。

5.文火加热。加热到约一百度。这主要利用石头加热慢、散热也慢的特点。石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经过文火加工,可被大饼吸收。

6.成型。成熟的大饼两面金黄,食之多酥,油香绕舌,另有一种小石头饼,香脆可口。

石头大饼因将融入各种原料的饼胚放于燃烧的卵石上加工烙制而得名,以两面金黄外酥里嫩,油香饶舌而闻名,香脆可口。历经几百年发展采用传统工艺,辅以现代加工手艺,研发出甜、五香、牛肉等不同风味的大饼,且麦饭石中含有铁、钙等多种元素,融入饼中,易被人体吸收,用料真实,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

滕州市姜屯镇庄里东村土陶工艺

自唐朝以来,滕州市姜屯镇庄里东村就有制作土陶的历史,主要烧制泥盆、泥缸、泥罐、花盆等大小不等、形式各样的生活器具,并世代相传至今。70年代初,土陶制作发展到高峰,全村从事该行业的人达200余人,村内建有8座土窑,“轮子”(捏制土陶的主要用具)30余个,每天可出坯件3000余件。

以前,土陶的制作全靠人力,90年代后,电力驱动“轮子”逐渐取代了脚蹬式的“轮子”,大大减轻了工匠们的劳动强度。土陶的制作过程可分为选料、和泥、成型、凉晒、烧制五个过程。选料,是选取当地适合制作陶器的黑土、黄土(将地面上的“熟土”取出,采挖其一米以下的“生土”),按各占一半的比例混和均匀;和泥,是在混和好的土上洒水、浸透,用脚按一致方向多次踩压成密度均匀的泥饼,分切成泥块,揉搓成泥条;成型,根据所做器物的用料多少,掐取适当大小的泥条,放在 “轮子”上,借助“轮子”的转动,靠手力和眼力、并蘸水润滑,捏制成陶器坯子;凉晒,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将制作好的陶器坯子放在阳光下晒干(夏天光照太强时,需遮阴,以防晒裂);烧制,凉晒好的陶器坯子放进窑内,用文火烧48小时,降温后即可出窑。

80年代以后,随着塑料、铁、铝、不锈钢等材料制品的不断出现,使用土陶制品和制作土陶的人逐渐减少。工匠李清泉,今年81岁,19岁就学会了捏制土陶的手艺,捏制土陶40余年,现虽年纪大了,不能再干“细活”,出于对土陶的爱好,仍在窑厂里干活。工匠李清柱,今年46岁,20岁就捏制土陶,中间曾几次想改行,但终究没有舍弃这个行当,现为该村较为年轻的土陶艺人。村内现仅存土窑3座,多为年龄偏大的“闲”人从事制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颜楼花卉园区”的不断扩大,花盆、花缸等土陶制品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土陶制品销售量逐年增大。

糖人

糖人是流传在峄城、滕州等地的传统工艺。糖人的原料,是用谷子、地瓜等熬制成的硬质的“糖盘子”。艺人在经营销售中现场操作,把糖盘子化成糖稀,用一根竹棒或木棒作托,趁热吹塑,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糖人或花鸟鱼虫等动物、生物形象。糖人本色为棕黄色,制作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

据说吹糖人技艺始于明末清初,制作时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杆挑上一点糖稀,再对这麦秸杆吹气,糖稀随即像气球一样鼓起,再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签挑下,冷却后成型。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另外有姜太公钓鱼、财神献宝、白猿偷桃等民间故事,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关公、张飞等历史人物。

南沙河镇彭王楼村彭殿海今年56岁,从小就在外跟师傅学捏糖人,至今已从业40余年。他捏的糖人栩栩如生、特色分明,有孙悟空手搭凉篷、猪八戒背媳妇、红脸关公、哪吒手拿红火圈及十二生肖等,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徐庄祖传老粗布

徐庄祖传老粗布又名老土布,是几千年来当地百姓世代延用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

手工粗布产品主要有以下特点:

1、绿色天然、环保健康、从种植到手织布制品,不使用农药和化学染剂,纺织品不含甲醛等化学等重金属离子。2、冬暖夏凉,质地柔软,通透性好,吸附人体皮肤上的汗水和微汗,使体温迅速恢复正常。真正达到透气、吸汗的效果。3、抗静电、防螨止痒,PH值呈酸性,对皮肤无刺激。4、不易挫起,不卷边,由于粗布线粗、纹深,其表面形成无数个按摩点对人体有意想不到的按摩作用。

地瓜枣制作技艺

地瓜枣加工是山亭区一项传统的加工业。已形成农户加工、企业化生产、收购,外贸出口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区地瓜枣加工专业户已发展到2万余户,收购运销网点160余个,地瓜枣加工企业20余家,年产地瓜枣3000余吨,产值2000余万元,大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目前,山亭区地瓜枣加工,主要集中在山城、水泉、徐庄、西集、店子等乡镇(街道)。在工艺上再求精,采用高桩拉网,网筐棚架凉晒和室内棚架烘干技术。产品样式由原来专一生产薯片又增加生产小包装薯条等,使得产品多样,环保卫生。山城街道西王峪村,家家户户加工地瓜枣,每公斤地瓜可增值0.5—0.6元;煮地瓜的水、剪下来的尖、头,把地瓜秧打成面当精饲料养猪,实现了“种植——加工——养殖”的生态良性循环。

山亭区地瓜枣加工正由一家一户的个体加工向企业生产转化,目前新谷川、金土地、绿泉等地瓜枣加工企业已成为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

峄县传统青铜器技艺

老峄县青铜器制作,历史渊源久远,在清朝中后期特别盛行。之后,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青铜器制作依然在民间断断续续的传承,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之后,枣庄市大成青铜艺术有限公司传承青铜器技艺,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主要产品是大型园林雕塑、仿古青铜器和民间青铜器制作等。

老峄县地区在清代中后期有多家青铜器制作的厂房、作坊等民间经营。其代表性的厂家有:“峄县邵天盛”铜器店、“临城贾天吉” 铜器店等。清末民初,因战乱灾荒等原因,青铜器制作在民间断断续续的传承下来。

青铜器制作以青铜为原料,采用陶范或石蜡模具等制作方法,历经三十六道工序制作成毛坯件,再进行后期打磨整理。

主要特征:1、采用原始的石蜡制作法,再现古国文明的艺术风采。2、其作品保持几千年一贯制的手工操作,每道工序都保持着原始的原汁原味。3、现在的青铜器抗氧化、耐腐蚀,质感圆润,沉稳。集观赏性和艺术性为一身。4、其作品保持着古色古香、文明典雅、庄重大方、便于收藏观赏。

运河黑陶

运河黑陶发源于泇运河岸边,此地的土质为黑色粘土,适应做泥陶器具。黑陶是在泥塑的基础上经过烧制而成。黑陶的制作方法一是塑造、二是用模具印制。制成模型之后再经过晾干、涂粉、着色而成。运河黑陶大约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起初,只制作诸如儿童玩具类的:口哨、鸟雀、娃娃、不倒翁以及反应当地民族文化的乌龟、甲鱼(象征长寿)、三条腿的金蟾、青蛙(吉祥)、莲藕(佳偶、莲生贵子)等吉祥物。至今已发展为广泛文化意义上的万物万象。例如:财神像、女娲像、龙神像、关公像、猛虎、耕牛、战马、飞鸽、帆船等祥鸟瑞兽以及民间尊崇的历史人物和地方百姓们所热爱的动物伙伴等。

运河黑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造型完整统一、概括夸张,简洁而不粗俗,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其工艺制作多达三十多道工序,其中雕制、印模和描绘为重要工序。黑陶作品巧妙的把“塑”、“彩”、“声”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结合。

琉璃工艺画制作技艺

琉璃工艺画制作,始于清末。该项工艺制作独特。艺术家在人工塑制的多层彩色琉璃原坯上,以不同的线条和图案,采用手刻、沙雕、石饰等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巧妙的勾勒出形态各异的人物、风物、建筑物、动物、草木、花卉及高山流水、云雾飘逸等风景。具有神采丰富、立体感强、韵味独特、惟肖惟妙的艺术特点。底阁琉璃画产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方艺术风格,达到了“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艺术品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堪称齐鲁一绝。

孙氏珠心算

珠算源远流长,峄县、临沂、兰陵地区是珠心算发源地,早在东汉,蒙阴人刘洪就写出了“七翟术”创造了“乾算历”,并亲授其法与徐岳,且广收门徒,使珠算在鲁南地区迅速传开,并传向全国各地。当时的名人郑玄、杨伟、韩翊等都得到他的指点,他撰写了《数术记遗》、《算经要用》,详细记录了与刘洪算术问答的精华和十四种计算方法,其中有种就是珠算。枣庄师范(原峄县师范)在70年代之前就设有珠算课,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珠算老师和计算人才。

项目传承人经过多年研究,在2009年四月正式出版“珠心算技术”一书。

该书对我国的传统加、减、乘、除及简易算法,用算术的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通过实践总结出口诀,再用口诀指导实践 ,学员不需背诵口诀就能轻松学会。该书旨在传承和弘扬珠算这一门技术。书中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如对乘法的论述就较为全面、系统。

扎染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 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之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或工业碱,就可以用来染布。扎染的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叠地瓜花子糖

阴平镇石泉村地瓜花子糖更是食品中的一绝。

把地里刨挖出来的鲜地瓜放在屋檐下、墙角跟晒上三五十天的,洗净后,煮熟,用制成的白布布袋盛弄多半袋,扎上口,用手挤压成糊状,直至挤出它们的汁水,然后把早先预备好的鲜麦芽抱群放进汁锅中,同时熬,直至锅中地瓜汁水变成糖稀,等糖稀稍凉后,把炸开的小米花、大米花倒进锅中搅拌均匀,使其粘的结实,再盛放到桌上,用木板压平、压直,待凉干后,用刀切成均匀的方形,至此可口鲜脆的地瓜花子糖就算完工了。

峄县石榴栽培技术

石榴素有“九州之奇树,天下之名果”之称,是峄城最具特色的林果产品。峄城区石榴园总面积8000公顷,是我国石榴栽培面积最大,品种最多,树龄最老,产量最高的区域,是全国最大的石榴种质基因库,石榴古树多达40余万株,品种48个,可分为食用品种、观赏品种、食赏兼用品种和药用品种等。

石榴繁殖方法很多,播种、分株、压条、嫁接、扦插样样都行,其中以插条为主要繁殖方法。扦插虽四季均可进行,但以落叶后发芽前扦插效果最佳。

石榴属于强阳性落叶果树和园林花木,喜欢酸性到中性砂质壤土和阳光充足、空气干燥的环境,所以最适宜城市高层楼顶天台栽培。

运河莛子编织

运河莛子编织是峄县南部地区最广泛应用的传统技艺。莛子就是高粱秸杆最上一节的茎,根据用途可取长或取短,进行以纵横交织的编织法。编出十字形的多组合图案,作为家具使用。莛子编织主要有:“鳖盖”(菜筐),因其形状像运河老鳖的背盖相似而得名,“笊篱”(用作淘菜、淘米的带把的筐头),“拍子”(以两层莛子纵横交层,用麻线缝制在一起)当做锅盖、筐盖,钱筐(底座是用莛子制成的圆形的拍子,上层用麦秸编成圆筐,一般用作盛煎饼、窝窝头等民间辅食)、花筐(使用莛子纵横交织,全勒成十字花图案,成为筐行)一般用作农家妇女的针线筐。针线筐是运河莛子编织的精品,同时,在莛子编织中,人们常用白色的莛子和红色的莛子交错编织,形成美丽的图案,增加它的观赏性。

运河莛子编织品造型美观、结实耐用,无论是盛熟食、熟菜或淘米、淘菜都十分灵便,关键是还有环保和健康的特点。同时,这个运河莛子编织品,如鳖盖,人们把它当做运河老鳖的化身,笊篱形状像运河的蝌蚪,他们都是运河人民生活中的伙伴,体现了人们对运河水生物的熟悉和热爱。

峄县西门里丸子汤

峄县西门里丸子汤回族传统美食“九碗三行子”基础上发展而来。

丸子汤的汤把牛肉的牛骨头一起熬制很久出来美味高汤。 丸子汤一上来,就看到表面浮着一层鲜红的辣椒油,辣味十足;做丸子也得是绝活,用新鲜牛肉入料,炸熟炖到汤里,外脆里嫩的,口口都透着香啊;再吃块冻豆腐,加上块热烧饼,豆腐里吸足了汤,口十分丰富,有的香糯、有的爽滑、有的筋道……吃下去真是回味悠长。

九、民俗4

二月二围苍龙

二月二围仓龙的民间信仰起源于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周营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乡风纯朴,民俗灿烂,民间信仰丰富多彩。

“二月二”与龙的传说。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偷偷降了一场大雨,被玉帝打下天宫,压在大山下。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户户炒豆粒、爆玉米花,玉帝就召龙王回到天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民间就形成了习惯,人们就爆大米花吃,多数人家同时也炒黄豆粒。

每逢二月初二这一天早晨,农家人都会找来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用草木灰向井台引一条“灰龙”,并用谷糖伴着草木灰从井台向水缸引一条“金龙”,并在院中挖一个坑,放粒黄豆作龙眼,然后再用草木灰引向院子中间围着龙眼撒几圈,就产生了围仓龙。围草木灰主要是为了不让仓龙受危害,把所有的邪崇灾祸都挡在外面,保护仓龙的平安。在周营一带有一句俗语:“二月二的仓龙,在人围,围好了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民安乐,一年平安”。这天早晨,家家户户炒豆粒、吃猪头肉、年糕,同时,这一天,不管大人小孩,人人都要理发。每逢农历二月二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叫做“春龙节”。在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一带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每到“春龙节”到来,这天早晨,天不亮家家户户都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炒豆粒、爆米花。比作“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千山头庙会

千山头(即奚公山俗呼青山头)庙会起源于四千年前的奚仲造车。相传奚仲在千山头造车。奚仲所造的车及他父亲番禹所造的舟被大作用,加速了治水的浩大工程。大禹治水成功后舜帝让位与他。大禹当了国君封奚仲为薛国的国君,建国在千山头西南三里处后湾村东侧的薛河之畔,即现在的奚邑遗址,也就是奚仲的故里。

千山头西麓的奚仲造车遗址以及奚仲墓一直被后人瞻仰、缅怀。到了汉代,官方重视为在历史上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建舍官、堂、庙、宇祭祀,以表达人们的崇敬之心。千山头即是汉代命名为“奚公山”的。还在千山头与狮子山之间的凤凰之阳建造了规模房大“车服祠”奚仲辞世后葬在狮子山西的锈球山上,建有祭堂三间,以及春秋时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的冉有也葬在此处,为此后人也在奚仲的祭堂中设了牌位祭典,并命名为“二贤祠”。 历朝历代,儒、道、僧、倌众家,在山上修建了寺庙、观、堂,如:王皇殿、三星观、元都观、观音庙、吕祖堂、仰止阁、青华阁等等。尤于四方游人、墨客、达官类人前来瞻仰缅怀奚仲、冉有的络绎不绝,慢慢在奚公山形成了小集市。据传:每年农历的九月十二日是奚仲的祭日,这一天千山头特别热闹,卖日用广货的各路商家,会前几天就赶来,戏班子几处,打拳卖艺的半山坡,干  水果应有尽有,牛、羊、骡、马,之农业生产用具任意选购,字、画、古  ,儿童玩具,各种鸟类和饭馆餐饮一启具全。到玉皇殿烧香的男女结伴而行,叫卖声伴随着锣鼓声充盈两则,真是感况至极,又加之千山头名胜传景之多,所以庙会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薛城打春公鸡、春娃娃

薛城打春公鸡和春娃娃历史悠久,早在旧社会,它是妇女针线活中的“必修”课。大家闺秀把它当作一种艺术享受,农家妇女把它当作一种生财之道。打春公鸡,春娃娃,随着产品、技术、人才的交流,打春公鸡,春娃娃也流传到周边其他地区。薛城当地习俗立春当天在孩子左边的袖口处佩 “打春鸡” “春娃娃”,一直戴到正月十六,在孩子的母亲回娘家的路上扔到河里,让水漂走、喻长命百岁之意。据说这样可以驱邪祛病。这一习俗在薛城一带有上百年的历史。

打春牛

峄县民间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叫做打春牛。原来的打春牛是由峄县知县亲自主持,到后来就由商会会长和花鼓会会长负责承办。

据说,峄县县令张玉树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每年立春的这一天,他亲自主持“打春牛”的群众性庆典活动。
春牛是用竹子、棉布和彩纸扎制成的道具,春牛套上绳套,拉着木犁。张玉树身穿农夫的衣装,右手扶犁,左手拿着一丈多长的赶牛苘鞭,县官夫人是农妇打扮,头顶白毛巾,手提瓦罐,随在他身后,公子在最前面牵着牛,小姐在最后边挎着竹篮。张玉树全家亮相,吸引着成千成万的民众来参与。打春牛仪式开始时,张玉树抡鞭打向春牛,顿时,县城内外鞭炮齐鸣。春牛的肚皮被打开了花,肚子里装满了花生、栗子、枣和芝麻糖,孩子们一拥齐上抢着吃。同时狮子龙舞,高跷花船等民间游艺活动便耍了起来,锣鼓唢呐也演奏起来,在热热闹闹的欢快中,打春牛典礼结束。
打春牛象征着春耕生产的开端,由县太爷亲手打响春耕第一鞭。以此鼓励老百姓抓住农时,夺取丰收。

枣庄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拟扩展名录

(共22项)

一、 民间文学

刘伶的传说

峄县城北十八里的寨山北麓,刘曜村旁有个刘伶台。

刘伶为“竹林七贤”之一,有奇文《酒德颂》为其代表作。刘伶生性正直,倜傥豁达、放荡不羁,喜欢郊游。他最大的特点是有斗酒之量。刘伶后来罢官归家。晚年,刘伶乘鹿车携酒出游,命家人荷锸相随。刘伶特别叮嘱家人“我醉死在哪里,就地埋在哪里。”

刘伶台座落在峰峦连绵的拥抱中,青山隐隐;前傍一条孤怪的“倒流河”,绿水悠悠;另一方五谷飘香,瓜果亮色的田园里,赤情烈烈;土台周围的涌泉营造一片山间湿地,展示着特异魅力。刘伶台北半里便是刘伶墓。

刘伶古台被列为峄县八景之一,古台保持完好,刘伶墓已经被村落所占领,但是刘伶的传说却在民间广泛流传。

二、传统舞蹈

运河竹马

顿庄古运河竹马会“是马兰屯镇顿庄村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传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性舞蹈艺术,其表演内容主要是表现西汉时期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同时也以此来展现运河两岸民风民情。旧时,竹马会进村,打击乐要先拜天祭祀,祈祷上天保佑人寿年丰,然后进行表演。

顿庄古运河竹马会融舞、歌、打击乐 三位于一体,此会名以道具竹马命名,其主要就是骑着竹马表演。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外蒙绸布,或红、黑、黄、白等不同颜色。竹马的下半部周围系上箐围子,酷似一匹匹活灵活现的马,演出时,演员挎上竹马,看起来演员就像真的骑在马上。

竹马会的特点重在跑,以跑入场,以跑收场,贯穿始终,即跑中阵,阵中有情,跑出姿态,跑出阵势。在跑马时有乐器伴奏,以鼓点的急缓来控制跑马时的节奏,表演时通过表情、动作、姿态来展示表演时的情节,表演场面宏大,气势非凡,动作粗犷,情绪高昂,栩栩如生,十分振奋人心。在跑马表演之前,可先进行花鼓表演。表演时以打击乐伴奏为主,场外擂鼓者为总指挥,场内挎鼓者为鼓手,持伞者为“和亲伞”。另有二个舞彩带的花童,花鼓手也舞也唱,歌词内容广泛,亦正亦谐,部分为传统歌调,也可即兴编词演唱。

演出:首先由一杆大会旗和八杆彩旗组成的旗队和伴奏乐队进入场地,排成一列阵容。接着,由一引马人将八匹竹马一字排开跑着引入场内,表演时以打击乐伴奏,擂鼓者的鼓点与跑马的节奏始终一致。擂鼓者可根据场内气氛即兴变换击鼓花样,鼓点时轻时重、时缓时急。表演人物一般由36人组成,其中旗队9人,伴奏乐队9人,吹号手1人,引马人1人,男马共4人,依次是匡衡、毛延寿、胡里图和胡里图的随从;男扮女装的马共4人,依次是林采、王昭君、秀春、逸秋。另有一个打黄罗伞的小丫鬟和3个伴下的孩童。

表演主要跑法,有跑圆场、疙瘩轴、圆插花、绕八字、剪子鼓、双开门、里外罗成等。

顿庄古运河竹马会,历经400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如下基本特征:(1)以跑为主表现风格,具有表演场面宏大,气势非凡、动作粗犷、情绪高昂奔放,竹马栩栩如生,但又不失优美、流畅、细腻之讽韵,地方特色浓郁。(2)即表现了山东大汉特有的粗犷、豪放、威严,又融合了山东妇女的泼辣、柔美,形成了刚柔相济,热情奔放的艺术特色。(3)是一种表演时通过表情、动作、姿态来展示故事内容的群体舞蹈,能够渲染节日气氛,体现古运河两岸的民俗、民风,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运河拉魂腔

运河柳琴戏,属柳琴戏的分支之一。旧称“拉魂腔”,因唱腔曲调优美,有拉人魂魄的魅力而得名。又有“拉呼腔”、“拉洪腔”、“拉花腔”、“拉后腔”、“拉合腔”等名称。大约起源于朝乾隆时期(1736—1795),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发展历史。

清代前期京杭运河枣庄段开通,台儿庄成为沟通苏鲁豫皖乃至江淮浙沪地区的重要货物集散地。运河柳琴戏则是在此时,由南路柳琴向安徽、蚌埠发展中,融合运河沿岸各类戏曲形式的说唱艺术,如运河号子、小调、民间歌舞、乐舞、秧歌、花鼓等而形成的具有运河特色的柳琴戏分支。

运河柳琴戏的音乐唱腔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击拍,除了大部份是后半拍起唱处,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柳琴戏的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戏曲板式大致可分为:慢板(又叫幽板、澄清板)、二行板(又叫流水板其中还有快慢之分)、数板、紧板和五字紧板等。

柳琴剧器乐曲牌大都吸收地方民间乐曲,民歌或者借鉴其他兄弟剧种的伴奏曲牌加以变化而成的,主要可分为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两种。丝弦曲牌,也称为弦牌子,包括【大八板】、【小八板】、【大调板】、【小调板】、【小八板】除用于幕间或者党员上场的表演外,有时也用于慢板唱腔起唱前的引子。其他曲牌多为表演或者道白的伴奏和衬托,丝弦曲牌是柳琴剧器乐曲牌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唢呐曲牌有【本调快欠场】等,打击乐伴奏所使用的锣鼓经,也多半是从京剧和梆子戏等剧种中借鉴而来的。

戏曲戏以小头(小旦),小生,勾角(小丑)等三小为主,表演受到花鼓和民间歌舞影响,如压花场,就是边歌边舞的形式,艺人又将许多生活,劳作和物象动作,提炼成表演程式和舞蹈运用在戏中,大多有形象性名称,如“鸭子扭”、“怀中抱月”、“老  等。柳琴剧在早期行当分工还不够很严格往往是生、旦、净、丑一脚踢,各行互相兼演,后来细化分为为生角、旦角、勾角,花脸四大行,各行又有不同的小行或者戏路。生角分为大生、小生、武生;旦角分为二头(青衣)、小头(小旦)、老头(老旦)、祸婆(彩旦);勾角(丑)分为文丑、武丑、老丑、净分为黑脸、奸白脸、毛腿子,其身段、步法多具有民间歌舞的特点。

运河柳琴戏始终扎根在运河沿岸,表达的是沿岸人民的所思所想,体现的是沿岸人民的喜怒哀乐,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枣庄皮影

皮影戏在我国早有记载,最早叫“傀儡子”、“皮影子”,出自南北朝至唐宋《唐书音乐志》中记载傀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作偶为戏最早于《列子.汤问》谓:“巧匠偃师所造假人锁其颐则歌合律,棒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唯意所适。”

宋代技艺,《宋.梦元志》、《东京梦华录》和周密《武林旧事》均有记载。南宋耐得翁《都城记胜》、《瓦舍众伎》:“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琢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伴。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于之丑貌盖以偶褒贬于世俗之眼。戏也。”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二《百戏技艺》说:“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鏨自后人巧工精用以精色装饰不至损坏大抵以纸或皮剪刻成人物形象,以灯光映于壁上,以表演一个故事。由弄影戏者演唱或讲说故事内容。”

现代流行的皮影戏,应是宋代入影戏的继承和发展。近代全国流行的皮影戏有:唐山皮影,四川皮影、鲁南皮影、安徽皮影、河南皮影。山东的还有济南皮影,著名的唐山皮影剧团多次出国演出得到许多国家欢迎。

鲁南皮影戏的伴奏乐器都安装在一个综合乐器架上,有锣、鼓、紁、铙。锣分为大锣、小锣。鼓,也分为大鼓、小鼓,另外还有脚踏板、梆子、莲花落、还配有模拟雷声、风声、水火声的道具。有时口里含着哨子配音。鲁南皮影讲究自由、豪放、字正腔圆,激越高昂,其表现金戈铁马、腾云驾雾的龙腾虎跃场面。紧打紧唱,合辙押韵。赶板夺词。使观众听了兴高采烈、欢喜鼓舞、回味无穷。格式自由,三三四的十字或四六句十字韵,里面附加的衬字比较多,一句唱词就加了15个衬字,由于衬字多,唱起来也就押韵好听不绕口,再复杂的句子也好唱。鲁南皮影戏所用的曲调真称得上是千变万化,九腔十八调,除了粗犷自由不受任何限制外,就近的地方戏曲几乎全都用进来了,鲁南皮影戏的唱腔大体有:山东柳琴、河南豫剧、河南梆子、淮北梆子、黄梅戏、吕剧、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扬琴戏、坠子戏、民歌、小调子、快书、快板、河南曲剧、京韵、京腔、淮北渔鼓、花鼓戏、女人的哭腔、悲调……应有尽有,混为一体,形成了另一种特殊曲调。

枣庄皮影的演出必须在晚间天黑以后,因为利用灯光投影。旧社会也就是一挑一担,一头是皮影箱子,一头是锣鼓家伙。主要在乡村山区演出。每到一处,找间屋子,在屋门前挂上布,艺人在屋里操作演唱,观众在外面看戏。一连演出十多天或二十多天,有的村能演出一个多月。当地俗话说:“学会西游记,滴滴拉拉唱一辈。”又说:“学会东西游,吃喝不用愁。”可见鲁南人对皮影戏的喜爱。

传统的曲目有《西游记》《东游记》、《封神演义》、《八仙过海》、《八大义》、《小八义》、《三剑侠》、《聊斋志异》等民间流传的长篇小说。近代有新编的《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最古老的皮影戏作本是《西游记》,但并不是吴承恩的作品,早在吴承恩《西游记》之前,就有皮影戏作本《取经诗话》。可见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是在皮影戏作本《西游记》之后。

鲁南皮影戏的传承人杨念寅曾从《封神演义》、《西游记》中编写出单册剧本如:《哪吒脑海》、《猪八戒背媳妇》、《火焰山》、《罗衫记》、《龙潭虎穴》等十几部单行本皮影戏剧本。

1995年9月,鲁南皮影戏在国际评比中获得量和过教科文组织认可,鲁南皮影戏的传人杨念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

1996年3月,受德国政府邀请,经中国文化部批文,杨念寅的鲁南皮影戏代表中国民间文化奔赴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市参加中、德两国举办的历年来最大的一次民间文化交流活动,鲁南皮影戏也从此打入国际。因此,鲁南皮影戏在是地域的,也是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这种演出形式是中国民间艺术演出重要内容之一,有识之士可根据这一传统技艺研究鲁南传统民俗文化和运河文化,使其发挥重要的学术研究作用。

打拉子

“打拉子”又称 “打梭”,是鲁南地区的民间游戏,属传统体育、竞技、游艺类项目,被称为“中国棒球”。集娱乐与运动与一体,从传承人的家谱推算来看,枣庄地区已经传承至少三百年以上。

游戏的准备工作:找一根直径3厘米,长度15厘米左右的均匀木棍,将两头削尖,削好的木棍形状如梭,这就是“拉子”。游戏人数必须为复数,2、4、6、8人均可,分甲、乙两组进行对抗竞技。在地上画一个直径65厘米左右的圆圈,再在圈内放一块砖头或者石头,将“拉子”平放在上面,必须使“拉子”的两头尖端悬空以便打击。游戏的双方也要准备直径4厘米,长度35厘米左右的木棍用来击打 “拉子”。

“打拉子”是争夺打击权和累计分数的竞技:

1.争夺优先击打权:由甲乙双方分别派出一人站在圆圈内手持木棍打击“拉子”的尖端使其类垂直弹起,紧接着在其没有落地前将其朝远处击飞出去(除木棍之外的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碰到“拉子”或者,没有击打到“拉子”都算作犯规出局,要交换场地),较远的一方获得优先击打权。

2.累计分数:以甲方优先击打为例,由甲方站在圆圈内重复上述击打,而乙方必须在击打方向的远处守候,一旦“拉子”被击飞过来,必须及时奔跑并用手去接住。如果接住,甲乙双方要交换场地,进入乙方击打环节;如果没接住,则甲方按照“拉子”与圆圈的距离得到分数,之后乙方捡起“拉子”朝圆圈内扔,而甲方会在圆圈内进行阻拦,如果扔进去就可以与甲方交换场地,进入乙方击打环节;如果没扔进去,则甲方继续进行击打,这就获得了更多累计分数的机会;10轮或20轮下来,分数较低的一方就算输了,要接受惩罚,那就是背着胜利一方的队员从之前“拉子”落地最远地方跑到圆圈内。

“打拉子”经过世代流传,其内容不断被当地劳动人民丰富,体现了该传统竞技游艺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了解它对研究当地的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随着时间的流逝,受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了解并能较完整地该传统竞技游艺的人越来越少,现在仅有的文字部分也是通过采访当地五旬以上老人才收集整理成的,极少数年轻人也只是略知一二。如不加以整理保护,该项目将会面临失传。

薛城石雕

薛城石雕起源于薛城区陶庄镇。奚公山盛产天然彩石,利用彩石的天然色泽,因材循色、因势立题雕刻出的石雕被誉为鲁南一绝。

薛城石雕起源于清末民初年间。随着时代的发展,石雕在类型和样式风格上都有很大变迁。但同样都是利用石材的天然之美,灵巧地利用了形、色和纹路的变化来雕刻。在鲁南大地上,沉睡了千百年的天然石材,经过精雕细琢,件件作品活灵活现的呈现给人们,反映了大自然的一种旋律,有的舒缓卷曲,有的跌宕起伏,有的渐隐渐现。近年来,张宗元和孙晋亮的石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赛,并获殊荣。其中作品“鳄鱼”,在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举办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展”上获金奖,张宗元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孙晋亮多次应邀参加国际石榴节(枣庄)经贸恰谈会,深受国内外商家青睐。他的作品还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展览,被《中国民间艺术》丛书等收录,他也因此被省市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2007年参加第四届全国民间艺术博览会,展品受到艺术界人士的盛赞,被授予“第一批中国文化艺术品牌艺术家”称号。

陶庄镇种庄村张宗元和他的徒弟孙晋亮运用纯手工雕刻技法,将奚公山彩石的天然俏色与有形的动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雕刻出的薛城石雕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趣意盎然。

运河剪纸艺术

剪纸是劳动人民自娱的民间古老装饰艺术之一。是我国流传最广、时间最长的一种艺术样式。剪纸在我国的历史可上 溯到汉代造纸术发明以前的久远年代。在商代,已有用金银片雕镂花纹的实物,湖北曾出土了战国时代用皮革作材料的镂空刻花。用纸剪成的图案,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南北朝时期新疆吐鲁番附近出土的团花对马对猴剪纸。到了唐代,剪纸就已经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广为流传了。《荆楚岁时记》中写道:“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胜,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从以上记载,可见唐代剪纸之盛了。宋代有关剪纸的记载更多,剪纸的种类也很多,有贴在窗上的窗花,有装饰灯彩的灯笼花,这时已出现了职业的剪纸艺人。明、清时代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承传民间风俗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说,民间风俗推动和发展剪纸艺术的功劳也是不能否认的。这时鲁南已出现“门笺”。胶东等地已形成习惯的节日剪纸,如春节、正月十五、二月二、端午节等,都有固定的内容和形式的剪纸。以上的历史事实说明,剪纸的产生和发展是同生活紧密联系着的,它所以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同劳动群众的喜闻乐见和制作上易于掌握是分不开的。山东省是中国民间剪纸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剪纸种类繁多,用途不一,有春节时为了增强节日气氛的“门笺”、窗花、墙花,有正月十五的灯笼花,新屋里的顶棚花,胶东的纸斗、笸箩花,还有送礼用的礼花、喜花,用于刺绣底样的鞋花、兜兜花、枕头花、衣花,等等。山东民间剪纸的题材是很广泛的,它不仅表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了他(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文字图案、鸟兽鱼虫、花卉蔬果、山水风景、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历史典故、宗教民情等等。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首先是实用需要,其次是审美欣赏。木匠、铁匠、鞋匠、裁缝都需要在生产中用剪纸的形式作出一个比照物件,久而久之,便增添了装饰,产生出花样。至今老辈人还把剪纸叫铰花、鞋花,红白喜事更是少不了剪纸。各地都有剪纸艺人开的店铺,以剪纸业为生。时至今日,剪纸不但深受群众喜爱,而且大放异彩,雅俗共赏,走向世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民间剪纸的创作技法主要有三点。一是剪技纯熟的艺人凭着日常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加上丰富的想象,拿过纸来用“随心走”的手法,就能剪出很生动的剪纸,这就叫“心里有样”。二是先剪出大的轮廓,然后边剪边修,直到满意为止,滨州称这种方法叫“出模样子”。三是用笔画出简单形体,然后下剪,凭经验反复修剪,把作品处理得恰到好处。山东剪纸艺术在创新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已渗透到很多艺术领域,如单幅主题创作、书籍插图、动画片、壁画、壁挂、商店装饰、藏书票、晚会布景等等。民间剪纸在山东既有很深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已形成了一种具有齐鲁风格的艺术品种,以强大的生命力活跃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

运河剪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她首先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其价值的核心和存在的根本作为流行区域的代表性,运河剪纸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观赏性,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其次,运河剪纸是一种民俗事项,也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运河剪纸艺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契机。创新,是剪纸艺术发展的灵魂。应在保持原有民间剪纸魅力的基础上,推动创新型现代剪纸的发展,引导剪纸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这是山东运河剪纸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薛城刺绣

薛城地处山东省枣庄市西南部,东靠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从中穿过;西邻微山湖;北距孔孟之乡的曲阜不足百公里;南到江苏省徐州只一站之地。方圆56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

薛城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夏代奚仲造车於奚公山下,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车文化;商代仲虺作诰于古薛之地,为商朝制订了建国纲领;万章携孟子著《孟子七篇》于万庄之乡,为孔孟之道的传授铺下了基础,冉球、范蠡、毋将隆都为薛城文化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薛城的民间工艺更享有盛名,泥塑、面塑、剪纸、根雕、石雕在国内外都有一席之地。薛城的刺绣也是这民间工艺百花丛中一朵娇贵的花蕾。

薛城刺绣在薛城一带早有流传,但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刺绣厂家。

在旧社会刺绣也是群众在生活生产中一个门类,更是女性们在针线活中的一节“必修课”。大家闺秀把它当作是一种艺术享受,农家妇女把它当作是一种生财之道。其绣制的种类大多是鞋邦、鞋垫、枕头皮、荷包、手帕、香囊等一些小型物品,绣制的图案也大都是从民间剪纸中选择。或花鸟、昆虫或飞禽走兽;或金童玉女或山水人物。图案选好后再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按照花样的内容色彩有机搭配,绣出图案。如枕头皮多数绣的是鸳鸯戏水,并蒂莲等;鞋邦多绣有花卉、龙凤、鸡吃白菜狗追兔等;手帕多绣有花、鸟、蚰子、蜜蜂、蝴蝶等;香囊多绣有元宝金钱之类等

总之,这些绣品尽管种类很多,但在刺绣方式上也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多层刺绣;一种是单层刺绣。

多层刺绣是指要刺绣的物品比较厚实硬强,便于操作。如绣鞋邦:先把复制好面料的鞋邦贴上要刺绣的图案,即可照图案绣做。在绣做过程中技术要求也比较高,除配备好各种颜色的丝线外,绣花针要特别细小,穿透力要很强。比如绣花叶,要从绣邦的反面插针,对准叶子的一边穿出,提针后要把丝线带到叶子的另一边刺下去,就这样一针一针地往前排,丝线要靠紧排严,不能留间隙,间隙大会露“地子”,间隙小丝线会重叠压摞。同时线的松紧度要恰到好处,如果线拉得紧会使鞋邦拱起且易断线;如果线拉得松会造成绣面打皱。因此刺绣者就得要“心灵手巧,一丝不苟”。

单层刺绣,就是在单层布料上刺绣。象绣手帕枕头皮等。其绣具要用“筝子”,筝子即是用竹蔑做成的多半是圆形的竹圈,外面再做一道箍。把要绣制的布料蒙在竹圈上整好后再用箍箍紧,然后根据要绣的图案,即可绣制了。

薛城地区的刺在解放前几乎普及到千家万户,特别是那些大家闺秀们,她们整天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所事是,“刺绣”也就无形中变成了她们赖以消遗的寄托。而农家妇女学些刺绣,未婚者想陶冶自己,为今后能成为“绣女”而努力;已婚者为弥补生活之不足,卖些绣品换些钱财,这也是一种生财之道。所以“刺绣”这门工艺也就在不觉中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千家万户。

解放后,特别在五十年代初,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习俗的改变,服饰也随之有了变化,农村妇女所穿的满邦花鞋已逐渐消失,女性们对刺绣的兴趣也逐渐淡化,她们成了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刺绣工艺又受到“破四旧”的冲击,绣品又成了“四旧”的产物。因此,刺绣这门工艺也就无声无息地走向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一些被摧残的民间工艺之花,又重新获得了阳光雨露的空间。沉睡了多年的民间刺绣才重新掘起,走向了新天地。

1987年薛城区为繁荣市场经济,从烟台外贸引进了刺绣工艺,从而为周营镇奠定了新的刺绣基础。于1988年成立了“周营镇绒绣厂”,由原周营镇经委副主任邵长全任厂长,主要业务是为“中国烟台外贸公司”加工刺绣出口商品。当时主要刺绣地毯小片,材料和图案由烟台外贸公司提供,加工后运回烟台组合,没有完整的成品。这样一直坚持到2000年,由于体制改革和管理不善等原因,绒绣厂被解散。但绒绣这门工艺没有解除,一些刺绣能手便搞起了“家庭作坊”,由邵建伟个人负责联络,重又和烟台外贸恢复了来料加工的关系。目前周营镇已有7000多户一万多人,从事了刺绣工艺。

生产方式是:“分散加工,集中送货,确保质量,按尺定酬。”绣品的规定大小不一,大的可达2.5米×0.8米,或更大些;小的如同蛋壳、火柴盒等。

材料:主要是钢丝布、生毛线、纱麻、白麻等。

工具:剪刀、刺绣针、刺绣架、刺绣圈等。

图案:花草、飞禽、走兽、山水、人物、吉祥图等。

绣品:桌布、台布、门帘、窗帘、壁画、地毯、椅垫、沙发垫、丝巾、香囊、荷包等。

刺绣流程:先将钢丝布固定在绣架上,然后把绘好的图案,复制在钢丝布上,再按照图案的要求,选用不同颜色的生毛线绣制。这也是按照传统的“单层绣制”法而作。“多层绣制”也有,如坐垫、靠背垫等。至于另一套工序如吊里、拼配、缝合等有公司负责完成。

特点:由原来的小锈品,变成了大绣品;由原来只限于姑娘小姐们才去从事的工艺,变成了男女老少都可介入的群众制作;由原来只去赶集上会的小买卖,变成了冲出国门的大销售。另一特点是图案新颖别致有创意,绣品更是生动脱俗有魅力。

当前,薛城的刺绣正在以周营为核心,向周边区域发展,以周营镇邵楼村的邵建伟、侯燕为主的个体刺绣加工户带动了周边几十个村的刺绣热,年生产成品30多万片,收入达300多万元。

薛城的刺绣冲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同时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市场,每年的村集庙会上也不断的有虎头鞋、虎头帽、兜肚、香帕等一些传统的绣制品出现。

总之,薛城刺绣虽然称不起是“刺绣之乡”,但在这一带也可以说是小有规模和名气。不管是它的艺术含量或经济效益,还是令人满意的。今后,薛城的刺绣以自身的发展和艺术的求精,擦亮“民间刺绣”这块牌子,并以此向各界的刺绣爱好者献上一份厚礼。

在峄城区城关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我发现刘承德老人的泥塑、扎纸、根雕以及剪纸深受大家追捧,他的很多作品都已成为深得群众喜爱的民间美术品,据说当时60岁的刘老的泥塑作品岳飞得到了当时各界领导后人群众的认可,其作品保存至今。

刘承德老人现年78岁,峄城镇人,他自幼跟母亲学艺,经过自己反复的创作摸索后,他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反映民情、历史人物的泥塑,又装饰以道具,形成了独特风格。刘老的泥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风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一些文学名著既表现出传统泥人的写实性,又兼顾当代泥塑的装饰性和现代感,他的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周边各地,在峄城的民间美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刘老的泥人作品既继承了我国古代泥塑的优良传统,又有所发现和创新,使其从佛殿神堂步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它伴随着对民间艺术的高雅化,对古典文学的通俗化,使其具有雅俗合一的艺术特征。

虎头鞋帽

虎头鞋帽是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手工技艺,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是1—3岁的幼儿过冬穿戴的童鞋、童帽,据说小孩穿上就能逢凶化吉、虎头虎脑的成长,这种习俗流传至今。虎头鞋帽,在鲁南地区广为流传,近两千年了,尤其是在薛城地区源远流长,儿童传统服饰虎头鞋帽具有虎图腾崇拜性质。虎头鞋多以红、绿、蓝布料为材料,鞋绣有虎头的形象,其额上亦绣有一个“王”字,同样也具有虎图腾崇拜的因素,包含“神佑孩子”的善良愿望。

虎头鞋帽以夸张、豪放的造型、多变的装饰纹样和绚丽的色彩及精湛的做工深受群众的喜爱。虎头鞋在代代传承中,形成了了一种程式化、图案化和粗犷中不乏秀美的风格。在常庄镇的前大、后大、四角等村都有虎头鞋帽的制作能手。

虎头鞋帽,品种繁多、颜色鲜丽、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其源于关中地区,现传于常庄镇的前大等村亦有千余年的历史。虎头鞋帽做工复杂,极具耐心,是一种民间插花、刺绣手工制作的工艺用品。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被大众遗忘。虎头鞋帽不仅仅作为鞋帽之用,还具有观赏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及收藏价值,其见证了民间习俗,对陶冶民情民风,促进文化交流都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挖掘,整理和保护,使这种民间艺术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中国民间认为老虎虎威凛凛,可镇万兽,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在古代民间,大人总是以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孩子,寓意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强壮勇敢。具有中国特色的虎头鞋帽,做工精细、造型美观,让可爱的宝宝穿戴上,可以避邪驱病,健康成长。

虎头鞋:先做“靠子”(即袼褙,音ge bei,用碎棉布或旧布加衬裱成的厚片),剪好鞋样,用纯棉红士林布作为面料,用青布沿边口;仔细缝制虎眼、虎眉、虎嘴、虎鼻、虎耳,需用刺绣、拨花、打耔等多种针法;然后将制好的鞋帮与鞋底缝合绱好即成。做一双须3—5天。

虎头帽:工序非常繁琐复杂,要经过剪、贴、插、刺、缝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帽两侧、后面可绣上梅花、荷花、凤凰、喜鹊等各种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做一顶须5—7天。

前大虎头鞋帽制作所用工具为女红所用工具,包括针、剪、顶子、锥子等。其材料包括:棉布,多为红、绿色,配以黄、黑、白、粉等色;兔毛,用以缝制虎须、虎耳、虎眼等,各色棉线及丝线、纽扣等。所用工具和材料均为常见,但工序极为复杂。

虎头鞋帽的第三代传承人丁张氏,女,82岁了和女儿丁吕云 ,女60,现住常庄镇前大庄村,是虎头鞋帽制作代表人之一,是虎头鞋帽代表性传承人。丁吕云老人的传统技艺的制作上溯百年的历史,从她的祖父、祖母到父亲、母亲对虎头鞋帽的制作,从未间断,流传至今,在方圆百里地故受欢迎,在群众中有较大的影响。

虎头鞋帽的主要特征 :虎头鞋帽的主要制作就是虎头的制作,工序复杂,做工精细,极具耐心。丁吕云老人在虎头制作工序上,不断创新改革,花样品种增多,工艺翻新,做出的虎头更加惟妙惟肖,生动活泼,更加逼真,再加上附绣的花鸟鱼虫,更是拙而不俗,杂而不乱,动感十足,细微之处是动力,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淮家小孩出生,过百天,抓生都会做上虎头鞋帽,是母亲爱心的体现,艺术的结晶;一针一线密密地缝,一针一线细细地绣,因有虎头威武阳刚,可以辟邪避害,保孩子安宁平顺。纯棉手工制作,穿戴舒适,是自用或送亲人的用品。

虎头鞋帽的重要价值:虎头鞋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流传近两千余年,她亲切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虎头鞋帽的制作是我国民间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是古老而传统的艺术,根植于大众生活之中。它包含丰富的文化精神,并融入自己的信念和情感,表达自己对和谐安定的追求和向往。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以具独特的民笔意蕴和人之灵性,传承和具证着极为悠久涤厚的文明。它的功用不仅实用,而且还能起到装饰、娱乐、休闲等作用。

虎头鞋帽的制作是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不能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和记住她们的时候,就让她悄然离去,要继续通过挖掘、整理和保护来保存、传承和发展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濒危状况 :一、传承机制失衡,使得现今制作人才断档,传大笔人以无法遏止的速度自然衰减。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项制作工艺的复杂性,不能给农村妇女带来财富,因而有些原来会做虎头鞋帽的妇女也不愿再做,转为其它项目,在农村中断档,已是不争的现实。

二、观念陈旧,缺乏商品意识。历史上虎头鞋帽一般只作为自家子女、亲朋好友的馈赠礼品,未带有商品的色彩,这种观念流传至今。现虽有极少部分人走向市场,但是只追求数量,不注意质量,还有就是成品无包装、无品牌等问题。三、原始的家族个体生产方式,信息资讯,阻百着虎头鞋帽的生存和发展。四、对虎头鞋帽的宣传不到位,造成销路狭窄,农民不懂得或没条件利用市场信息,只在家附近,亲朋好友身边打转转。

种庄漏版印花布

清朝中期,种成昌,由于家境贫寒,先后到浙江、江苏染坊大户人家做工,经过几年的做工,聪明勤奋的他便做工边学习,深得师傅的喜爱,学会了手工印染花布的手工技艺。后来就回到山东种庄家中,开始了染坊生意。种庄漏版印花布历时100余年,漏板印花布为手工印染,主要印染深浅蓝布白花的印花布。方圆十几里的人们都来种庄染坊屋印花布。

种庄染坊屋印染的花布有衣料、包袱皮、枕头皮、门帘、窗帘床单、被罩、被面、褥子面等不同种类。图案主要有花卉,鸟、兽、鱼、虫,最常见的有“凤穿牡丹”、“龙凤呈祥”、“喜鹊闹梅”、“狮子滚球”、“麒麟送子”、“连年有余”等寓意吉祥、喜庆的图案。

版面图案的构成大体分为:折枝散花、团花、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和单独纹样。衣料花布多采用四方连续的小花图案,如:“大猫蹄”、“小猫蹄”中国山水画中的梅花点。大幅的床单、被、褥面采用的是大花图案如:“龙凤呈祥”、“凤寄牡丹”等,四周是二方连续的花边配有角花。包袱皮、枕头套、桌围、门帘等小件布料,用单独适合纹样,如:“喜鹊闹梅”、“连年有余”等。

染布工序:首先用皮纸刻画,然后上油,把白布放在染缸里用清水浸泡去胶,把布平整悬挂高处,待白布凉干后,用石灰和豆粉按比例制成灰胶粉,根据最初刻画的图案用胶刷上,再晾干,放入蓝色大染缸里,染好后,再平整高空悬挂晾干,用工具刮去灰胶,蓝底白花的印花布就做好了。

种庄蓝印花布所采用的蓝底白花,明暗对比强烈,装饰性强,清朝年间,种庄蓝印花布所用颜料主要是自己家地理种植的一种天然植物,经加工成为颜料,作色鲜艳明快,但易褪色。随着科学的发展,新兴的化学原料代替了原始的植物加工的染料,经过化学染料染出的花布不易褪色,很受群众的喜爱。

现在,由于经济市场的发展,一些大型的织布厂、染织厂已经代替了小作坊和染坊,种庄漏版印花布染坊已经关闭多年,其漏版印花布传承人种道彬也由过去的“服务型”转为“研究型”,由于经济和场地的制约,种道彬在作画之余把主要精力用于新式版面的设计制作上,漏版印花布制作做将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

白米氏羊肉汤

羊肉汤是枣庄的第一名吃,其中以白米氏羊肉汤最为著名,汤浓、味美,不腥不膻、肥而不腻、花样繁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羊肉汤的烹饪技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白米氏羊肉汤的独特做法,传承自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白米氏羊肉汤第一步要选优质的山羊,当日宰杀,将羊身各部位分类分割,脏器清洗干净。第二步将清水添入锅内,待锅烧响放进鲜肉、羊头、羊杂和羊骨架,用大火烧,顶出血沫。第三步将佐料下锅,同时外加大葱、生姜各半斤和适量,再熬适当时间即成。佐料主要有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等,要按一比例适量下锅,多了则药味出头,少了则腥膻除不净。食用时,可以只上清汤,汤中不加盐、味精、酹油、醋等,清淡爽口,味美且营养丰富。还可以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香菜、辣椒油即可。另外还可以选最好的羊肉,切薄,加上辣椒、芫荽、味精、醋等佐料装盘。

白米氏羊肉汤,汤鲜而不膻,肉嫩而不绵,风味独特,用料考究,将骨髓熬在老汤中,有大补元气之功效。在枣庄传承三世,其清晰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对研究当地乃至全国饮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烹饪技法,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对于发展当地旅游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加紧保护、传承和开发。

布艺缝绣

布艺缝绣是以布、绸、缎等为主要原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容为题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民间美术中多种门类的制作技艺,通过剪、缝、绣、贴、扎等技法来制作民间布艺缝绣的手工艺作品。

民间布艺缝绣的制作流程主要分几个步骤,首先是要设计图样,在纸上画出样子,然后选择需要的布料,一般会选用绸缎、蓝花布、大花布或大红布,根据需要等还会选用一些细线或毛线。枣庄民间缝绣多以象征、寓意表现主题,其造型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色彩多以红黄绿三色为主,色彩对比强烈,使得整件作品栩栩如生。其作品造型多样,风格多变,呈现出清新朴拙的民俗风情。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

枣庄辣子鸡,是枣庄地区的名吃之一,因其具有鲜、辣、香、艳的特点。早在清朝康乾盛世,辣子鸡烹饪技艺就已形成,是宴请朝廷命官的餐桌佳品,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技巧做法,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第一步是选材,鸡必须是农家放养的草鸡,体重一般在一斤半左右。这种鸡肉味鲜美,香嫩适口。辣椒必须用枣庄当地叫做望天猴的那种朝天椒,它皮簿、籽粒饱满密实,辣味十足。第二步杀鸡,要现炒现杀,宰杀者握紧鸡翅和鸡脖,迅速割断颈部全部血管,而不能伤及颈椎,把血放净之后,等到鸡没有了挣扎的能力,方可放手。这样宰杀的活鸡,炒出来的鸡肉口感好,营养高。把鸡杀死之后,用85度热水烫一两分钟,迅速退毛,去掉鸡皮表层的上皮,彻底清洗干净,方可开膛。开膛时,将隐藏在骨缝中的胰脏、肺脏和脖颈部的淋巴结完全去除,并使这些内脏避免与开口处的鸡肉接触,之后,用冷水冲洗鸡膛,剁成大小适度的肉块。第三步爆炒,在锅中放适量豆油和花椒,烧至一定火候,放入用晒制的土酱,炒出香味,放入鸡块和盐。旺火炒至七成熟的时候,加醋一两左右,炒至八成熟,放姜片、葱花,稍许加料酒。炒至九成熟,放进加过调料的辣椒,临熟时放蒜瓣、香菜。整个过程,大约五分钟时间。炒好的辣子鸡,色泽鲜亮,干而不焦,香嫩可口。鸡肉与辣椒结合,口感美妙。

枣庄辣子鸡作为地方代表性名吃,具有香辣可口、色香味俱全的独特风味。其烹饪技艺在枣庄传承四世,具有清晰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对研究当地乃至全国的饮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对于发展当地旅游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加紧保护、传承和开发。

运河走马灯制作技艺

古运河马灯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作为艺术或文化的表达形式而存在的,体现了特定民族、国家或地域内的人民的独特的创造力,或表现为物质的成果,或表现为具体的行为方式、礼仪、习俗,这些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

相传走马灯起源于明未清初,1644年,清兵以帮助明朝消灭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为崇祯皇帝报仇为由,大举入关,并很快掌控全国,建立清朝政权。清兵多为满人,从小在草原上长大,喜欢骑马、射箭,他们兵驻江南后,远离草原,其习俗未变,思念家乡心切。于是,举行一些跑马、赛马活动,以此消除思念草原、思念亲人之苦。后通过大运河的开通走马灯不断的就传到了台儿庄。

这种活动方式较为简单,后来逐步流传到民间,便开始流入老峄县民间及周边地区,并很快与当地风俗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民间风俗特色。

古运河走马灯制作步骤:

一、风轮部分1、把直径10公分的圆纸板做成风轮。2、把4根细长纸条的一头分别粘贴于4张西游记画片的上端,纸条的另一端均匀地粘贴于叶轮外沿,折叠细纸条,使风轮平放时图片自然下垂。风轮圆心处预先钻一个小洞,揿扭一分为二,带凸头的一半从风轮下方往上插入圆心的小洞中,另一半从风轮上方扣上。

二、灯座部分。高粱秸截成9公分长的一段,牙签垂直地插入到高粱秸中心处。长方形的卡纸卷成高为18公分,直径为8公分的纸筒,用胶水粘牢。在离纸筒上沿2公分处用剪刀各开一洞(左右相对),洞的大小以能勉强插入高粱秸为宜,然后从纸筒内把短高粱秸的两端插入到两个小洞中(针尖向上),固定好。

三、组装完成。灯座直立桌面,把叶轮中心的揿钮凹洞对准针尖,安放于灯座上,轻轻转动风轮,调整平衡。至此,整个走马灯的制作便完成了。玩的时候点着蜡烛,再把灯座罩在短蜡烛上,一会儿叶轮就会带动悬挂的画片转动起来。

每当台儿庄逢年过节就会在老西门门口指定灯展场地并邀请周边地区会做灯笼的艺人参加,走马灯一般都在夜间进行表演,在表演方法上,就是骑马者和骑马者一刻不停地窜走,象马奔腾的样子。在步法上有大步、急步、碎步之分,但不管何种步法,移步时均用脚前掌着地,带有窜跳。因马身内装有光源故称马灯,加之表演者上下窜动,和多种步形的变化,使观看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古运河走马灯艺术造型独特、艳而不俗、色彩搭配协调、具有深厚运河文化底蕴,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古运河走马灯艺精湛,不但造型生动,动物、花草、人物、吉祥物等无不蕴涵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古运河走马灯高超的技艺和精妙的制作方法无不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古运河走马灯独树一帜,其艺术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峄县宫灯

宫灯,亦称宫廷花灯,历史悠久,始于东汉,盛于隋唐。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一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照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传统的宫灯多燃蜡照明,为防风,用水胶刷过的纱布当罩,上面绘制各式各样图案,各含不同寓意,各有不同功用。人们通过这些不同内容的灯笼,寄托心中的愿望。如家庭和睦多挂“一团和气灯”,家人出门在外的就挂一盏“四季平安灯”,家里有学生的可以挂“九子登科灯”等等。

在峄城,将传统宫灯与剪纸、书画艺术相结合,再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巧夺天工,应用很广泛,销售前景看好。宫灯主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 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又称宫廷花灯。

传统宫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共有56道工序,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样样靠手工作业。过去一般老艺人思想比较保守,手艺基本不外传,所以时间长了,会做宫灯的艺人越来越少,生产量也不多。 其基本的制作方法主要是:

第一步,制作骨架。纸灯笼比较简单的形状是立方体或圆柱体,最好选用可以弯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衔接的地方用细线绑紧。如果不好找,细长条状的硬纸板和烧烤用的竹签也可以,结实程度和柔韧性会有所欠缺。

第二步,制作灯身。在文房四宝店买几张白色、红色的普通宣纸或者洒金宣纸,裁成符合灯笼骨架的长宽,就可以自行设计图案了。书法、绘画、剪纸,都可以在小小的灯笼上一展风采。糊好后,还可以用窄条的仿绫纸上下镶边,看起来更为雅致,很像古式的宫灯。如果不太擅长书画,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供参考。用一张薄纸在字帖上描下想要的字样,再将这张薄纸和深红色宣纸重叠在一起,用单刃刀片将字迹挖掉。拿掉薄纸,红宣纸上就出现了镂空的字迹。用白色宣纸做灯身,红宣纸糊在里面,烛光或灯光从镂空处映射出来,效果相当漂亮。

第三步,制作光源。如果放在室内,只需要在灯笼里点一根普通蜡烛;如果想提着出去,最好用灯泡和电池做一个简单电路。

峄县宫灯制作以南关的刘氏家族为主要代表。其渊源具体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刘学星(1861年生)家传供宫灯制作技艺,刘学星传艺于其子刘玉启(1892年生)。刘玉启亦传承和发展了其父的技艺并传给其子刘成德(1932年生)自小深受祖父和父亲影响,十几岁就开始研习技艺,深的真传。

峄县宫灯最具代表性的是传统六方宫灯,它的造型端庄、稳重,与中国古建筑艺术相得益彰。它的材料多用紫檀、红木、花梨、楠木或结合黄杨木向前镂空的花牙以求变化,用高质木料制成,用手工磨光,采用烫蜡涂饰宫灯表面,不但防潮而且有种柔和蔼然的光泽,木质不易变形,且经久耐看。由此看来,宫灯是一种手工艺复杂的灯艺品。她源自皇宫,流传民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泥沟青花布印染

青花布又称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商业发达的唐宋时期,《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之际,药斑布已普遍流行于民间,所以《古今图书集成》物产考曰:“药斑布俗名浇花布,今所在皆有之。”《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小缸青。”泥沟青花布印染从明清时期开始。主要制成蚊帐、被面、包袱、头巾、门帘等生活用品,朴素大方、色调清新明快,图案淳朴典丽,曾深受欢迎。因此,染坊业一度成为地方上的显业。

从蓼蓝草中提取蓝作染料(靛蓝),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入染缸,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一般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再将其拿出在空气中氧化,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因为是全手工印染,干后的浆不免会有裂纹,形成了手工青花布特有的魅力----冰裂纹。主要制作流程为:

制蓝:

春播蓝草,六月收割,放入打淀缸沤制,逐渐加入石灰粉,天天用木棍搅拌,俗称“打淀”。涂试淀浆呈紫青色即可。沤制时间最长不超过15天。

制版:

用厚约1.5毫米的牛皮或纸板刷桐油,刻上简单图案,做成印版。

印膏:

用石灰粉和大豆粉按比例混和配制成适当的稀膏。

印花:

用刮刀把印膏透过图案刮涂到布料上,晾干。

染制:

将晾干的印布对折叠成双层,印花朝外,缓缓放入染缸,几分钟后捞出晾干即可。

打膏:

用长约一米的打刀[形似日本东洋刀]把布料上的印膏刮除。

对牌:

在竹牌上的不同位置烙上几个小园圈,从中间劈开,一半系于布匹上,一半交给顾客,印好后,顾客拿所持的一半和布匹上的一半相对,图案对上后把花布交给顾客,交易完成。

采用纯棉布,纯手工制作,面料舒适,花样素雅,既体现了中国印染布的传统技艺,又能唤起现代人回归自然,福璞归真的记忆。具有浓厚的乡村田园生活的气息

赵村蓑衣制作技艺

蓑衣是由正宗的做蓑衣的蓑衣草制作而成的,蓑衣草又称“山草”、“龙须草”、属草本植物。从生茎圆而细长,长米以上,下生茶褐色的鱼鳞片叶,夏日离茎10厘米处长出花梗,缀生多数小花,呈淡绿色。蓑衣草生于林边湿地、山溪旁,岩缝中,坡路旁湿地上或灌木丛中。蓑衣是乡间最好的遮风挡雨的工具。

蓑衣是纯手工制作的,蓑衣的制作工艺异常复杂,编织一件蓑衣需要三天的时间,十多道工序。首先要把从河里割下来的蓑衣草,清理干净附着的杂物,去掉杂质做防腐处理,然后晒干。经过露水后才能制作。只有潮湿后的蓑衣草才有柔韧性,不易折断。

编织蓑衣从领口开始,首先按照衣领的尺寸,将蓑衣草分为四股,采用编辫子的方式编成衣领形。然后在地上固定三个钉子,将衣领型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半圆形固定在钉子上。最后将衣领上余出的草丛中间高出的地方开始向下横着编,往下就编成菱形的花一样,自上而下织成斗篷的形状。下摆的蓑衣草要让它自然垂悬,最后在领口处缀上系带,里面要光洁,外面要平整、美观。一件可遮风挡雨的蓑衣就算制成了。

作为鲁南历史上重要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的蓑衣,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成本低廉,主要取材于自然;(2)耐磨耐用,由于利用特制的工具制作,比较抗磨耐用;(3)工艺复杂,蓑衣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不经过长期的锻炼实践,很难制作出既合身又美观的成品。

在历史上生产力落后、物资贫乏的时代,蓑衣成为鲁南运河两岸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对鲁南服饰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蓑衣虽然为手工制作,但制作工艺有严格的程序和技术要领,对研究古代手工编织技艺有重要的传承和借鉴作用。羊毛靰鞡既是地域的,也是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这种技术及产品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有识之士可根据这一传统技艺研究鲁南传统民俗文化和运河文化,使其发挥重要的学术研究作用。

由于现代工厂化制作雨衣、雨披的发展,使传统手工制作的蓑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据调查,上世纪197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根本就不知道当地历史上还有这种传统技艺。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必要的扶持和投入,使蓑衣这一类手工技艺不能得到有效的抢救。蓑衣的传统制作艺人相继过世,新人没有培养出来,如果再不进行挖掘整理,那么这一传统技艺将会彻底消亡。

赵家糁汤熬制技艺

赵家的糁汤经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光绪年间,赵凤国的曾祖父赵公从济南宁阳的坊上街举家迁居台儿庄,一口糁锅立家立业。赵公生育四个儿子,长子赵海楼承继祖业,传给赵凤国的父亲赵学才。解放初期公私合营的时候,赵家糁锅成为供销合作社的一个经营项目,赵学才成为供销社的职工,工作烧制糁汤。赵学才在上世纪80年代退休之后,赵家糁汤的烧制工艺传给了赵凤国和他的哥哥赵凤彪,并由赵凤彪为主经营。1999年,赵凤彪年事已高,赵凤国承继祖业,成了赵家糁锅的独家者。

赵家糁汤在台儿庄经营历时百余年,烧制工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风味依然地道。

糁汤,原来只是回民斋月的主要饮食。回民在斋月里,白天是不吃饭的。白天不吃饭,还要按照教规准时做礼拜。为了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早餐的营养必须丰富。所以,就有了牛骨汤或者鸡汤熬麦仁的美味糁汤。

赵家糁汤的传统工艺是,每天下午4点生火,大约两三个小时,才能把一口特制的大锅中的三四百升清水烧开。把开水上漂浮的泡沫、水碱清出来,放入三只宰杀好的本地老母鸡和三十斤舂好的麦仁,慢火炖煮到夜里10点钟,把三只鸡打捞出锅,撕成肉丝,再连同鸡骨头以及十几种滋补药材一起放回锅中,压火闷煮一夜,鸡肉鸡骨和麦仁己成胶汁。清晨开市前,加入葱花姜末和调味包,大火烧丌,就是美味糁汤了。将滚沸的糁汤盛入海碗,淋上香油,浇上陈醋,撒上香菜,闻之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喝到口中,粘滑香爽至极,吃包子,泡馓子,味道鲜美。喝时,还有的用筷子打拌鸡蛋或鸭蛋,舀糁汤冲熟,营养更丰富,味道更鲜美醇厚,暖胃益脾。

走进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台儿庄,提起鲁南名吃,人人都知道赵家糁,赵家糁已有百年历史,是赵凤国的曾祖当年用清真糁汤独创,祖传工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风味依然地道,营养丰富。自从赵家清真糁汤走出宗教、走俏市场,成为台儿庄人早点美食的回民斋节美食。

赵家糁汤历经百余年经营,赵海楼承继祖业,传给赵凤国的父亲赵学才。解放初期公私合营的时候,赵家糁锅成为供销合作社的一个经营项目,赵学才成为供销社的职工,工作烧制糁汤。赵学才在上世纪80年代退休之后,赵家糁汤的烧制工艺传给了赵凤国和他的哥哥赵凤彪,并由赵凤彪为主经营。1999年,赵凤彪年事已高,赵凤国承继祖业,成了赵家糁锅的独家经营者。下一辈年轻人正在进行学业,赵家糁汤如果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将会出现后继乏人的状况。

滕州坝后粉皮制作技艺

粉皮之见载于北魏《齐民要术》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多款菜名用粉皮配制,如“假鳖羹”等,并用其作仿荤的“假鱼脍”。清代《食宪鸿秘》中之“素鳖”,鳖裙是加了墨汁制成的粉皮充代的。现在粉皮仍为民间所常食。

滕州坝后粉皮薄厚均匀,其特点是光亮透明、韧性强,味道香甜纯正、口感好。粉皮易做又经济,可口又不腻,男女老少皆宜

滕州鲍沟镇坝后粉皮从清末时期开始从事粉皮制作,其制作工具:涡子(铜、铝),原料可以有多种,如大米、红薯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蚕豆淀粉。原料精心加工,用适当比例的水,浸一小时以后才磨,必须磨两次:第一次粗磨,第二次细磨,适当加上千份之三的食用矾水这样,粉皮变得软韧嫩滑,白中带透蒸具便是当地人俗称的涡子, 蒸锅要密气受热均匀蒸粉皮时,首先要把蒸锅中的水烧开,再在蒸具上铺好一块浸泡好的白蒸布,蒸布要铺平紧贴蒸具,刷上食用油,以防粘布,落浆均匀且要薄,用火要猛火,特别要掌握火候,火候过少不熟透生浆不好吃,火候过多蒸出的粉皮粗糙不够滑嫩。粉皮蒸好后,马上拿出剥落,让其散热

从古到今的纯手工粉皮制作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以前每家每户都在加工粉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此项纯手工作坊技艺几乎失传,现如今仅有家依然坚持用纯天然的深井水精选上等原料制作的纯手工粉皮依然畅销,粉皮食品成了广大百姓食品的首选和至爱粉皮,凝聚了风土人情,也蕴藏着厚重饮食文化,亲朋好友来了,捎上一些粉皮作礼品,一来二去,乡情亲情尽显其中。

峨山喜席编织

峨山镇驻地东5公里处有一村名三山村,东与苍山县、兰陵县接壤。三山村手编喜席远近闻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离兰陵酒厂较近,而高梁又是造酒的主要原料,加之土壤适宜,老一辈指望种植高梁为生,所以高梁种植面积广。高梁用途广泛,可以造酒,谷粒还可制粘糖,对糖尿病更有奇效,是温中、利气、止泄,涩肠胃、止霍乱之佳品。高粱还可用于下痢及小便温热不利之功能。此外,可做炊帚、扫帚、编席。

特别农村红白席事都离不开席。土改前三山村集中能工巧匠编织,组织专人销售,供不应求。土改后各家各户仍然编席,但在工艺上有所改进,编织一些汉文花、双喜字花样多,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很受群众欢迎。据刘老汉讲,一亩地高梁光编织席,一项就可获得200元左右。他一天能编一张长两米,宽一米半的席,也可编三张小席。一个成年人一天可获得50元左右,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变化南方竹席、麻席及其它品种的席对此有些冲击,但三山村有七、八位个体老板大量收购喜席并作为了一种产业,在省内外都有很大市场。

峄县糁汤

张家糁汤与清代乾隆年间以小吃部、小餐馆的形式开设多家,后来,经过乾隆皇帝的命名后,改为峄县张家糁汤,主要传承人有张萍、其父张立军,祖父张儒堂。清代大运河峄县船只往来,是糁汤非常兴盛的时期,立国驿铁矿,和京浦铁路的通车,促进了张家糁汤的兴盛。

建国后,张家糁汤在峄县坐地,扬名鲁南苏北两百多里,在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间断了经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枣庄市峄城区经济建设的飞快发展,张家糁汤以它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文化底蕴,以及糁汤对人体保健的营养,深受广大美食家和食客的欢迎。

张家糁汤的主要原料是在野外生活的上树鸡和吃活食鸡,尤其是老母鸡为优,和老峄县运河两岸产的隔年小麦,磨去三层皮的麦仁为主要原料,再配以十二种家传的名贵的调料(保密),烧制糁汤是用地锅燃烧木柴和植物秸秆,用文火熬制六小时,葱只用葱白,姜需剐皮,在打鸡蛋时需顺时针打12下,用勺子盛汤要均衡,每碗的麦仁、鸡肉、鸡蛋等都非常均衡

糁汤中有鸡肉、鸡蛋,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属高蛋白低脂肪汤食;又因汤中加有脱皮麦仁而含碳化物,为人体提供热能;所加多种名贵调味料均具有补中益气、开胃健脾、强筋补钙、理气通窍之功效被食者称为全能营养保健汤。糁汤的主料是脱皮麦仁、整老母鸡、水,调料有生姜、大葱、食盐、食醋、胡椒粉、香油和专用 12 种名贵医食两用的调料。出售时磕入鸡蛋打散冲调成蛋花。糁的熬制需要按比例加入水、麦仁、老母鸡、生姜、大葱和专用调味料。先大火后小火熬制 5 小时左右。盛出时锅底不熄火,需沸滚出售。糁汤属早餐,可配食煎包、蒸包、撒子、油条、烙饼等主食。

峄县糁汤的主要特点是不勾面粉浆,汤中加食盐、香醋、鸡蛋、葱米、姜末和桂皮等几十味名贵调味料,汤稠稀适宜,味鲜香醇浓,集鲜香、滑、柔、微辣、爽、妙为一体,南北老少皆宜。

峄县糁汤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能够和中、开胃、醒酒养胃、助消化、促食欲、温中补阳、美容养颜。糁汤和老峄县人们的主食大煎饼,可配食煎包、馓子、油条、烙饼等主食,深受广大人们欢迎。糁汤经营成本较低,适合家庭下岗职工小本创业经营,在峄县地区分布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