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9年10月09日 11:32:52

随手翻开《枣庄市邮电志》,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字幕:1986年  月,市局原供电式交换机(1907年从德国进口)被邮电部博物馆征集300门作为文物。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42号的中国电信博物馆第一展室,我们找到了这台供电式人工电话交换机。

中国电信博物馆讲解员  郑佳:1986年的时候,我馆从全国各地征集通讯之物,下面看到这个清末供电式的人工交换机就是我馆从山东枣庄市邮电局征集过来的。至今保存在我馆,非常完好,现在可以开通演示,是我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之所以被定为镇馆之宝,是因为这台电话交换机于1907年从德国进口,初到北京时,是慈禧太后的御用之物。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台机器辗转于北京、济南等地,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最终,永久地打上了枣庄的烙印。

 原枣庄市邮电局党委书记  陈魁轩:这供电交换机是济南市供电局退下来的,那是慈禧太后使用的,清朝的,很落后的,很古老了。

 原枣庄市邮电局电信局副局长  翟昭智:济南电信局用完撤下来的后放在仓库里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修了修以后到了70年4月份,我们枣庄就安上,又使用的。

人称“老慈禧”的这台电话交换机在退役到枣庄后经过维修养护,一直为枣庄人民的通讯事业服务到1985年,以近80岁的高龄最终在枣庄退休。

  枣庄联通公司退休职工  刘永信:戴上这个耳机子戴了26年,这个耳机子也有变化,原来是胸挂式的,耳机子在耳朵上,话筒在左胸前挂着,这两道箍是一样的,把我这里都磨出了两道沟,都磨出印子来了,至今还没抹平来。

  原枣庄市邮电局电信局副局长  翟昭智:德国的上北京来,领导来还去参观过的,他们德国都没保存下来,我们国家给他保存下来了,德国总理很感慨了。

一部“老慈禧”不由地打开了我们关于通讯的记忆闸门。1961年,枣庄建市初期,中国每千人拥有的电话数量还不到0.5部,而枣庄更是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原枣庄市邮电局党委书记  陈魁轩:那时候枣庄很落后了,就中心街那一块,南边有个百货大楼叫百货大屋,邮电局就在北边西院那里建平房,那时候电话很少,长话、市话、农话交换机都在三间房的屋山头上,很少,你想屋山头才几米啊,很少。

作为邮电局的领导,为了方便工作,那时陈老的家里装了电话,这也是整个宿舍大院里唯一的一部电话,因此也就成了公用电话。

 原枣庄市邮电局党委书记  陈魁轩:叫人得叫啊,职工来(电话)了,叫我给你找个人,我不能说不给你找啊,是吧,(他们)家里都没有电话。后来我搬了房子,电话就没搬,后来局里说再给我挪过去吧,我说别给我挪了,给我挪了我光叫人。

那个年代,打长途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困难到什么地步,如非亲身经历,如今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得到。

 原枣庄市邮电局党委书记  陈魁轩:特别上农村,上边远地区,不好弄,比较难治,挂号台,挂上号以后,都得转多少次,转多少路数,所以弄起来之后,质量就差了。

 原枣庄市邮电局电信局副局长  翟昭智:有一个外商早年在这考察,想来投资,把考察的情况想给他老板汇报,结果打电话,长途电话他打好长时间打不通,现坐车到上海去打的电话,后来这个项目听领导说也没在这里落下来。

基于长途电话难打,再加上花费昂贵,所以,从建市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信件和电报始终是枣庄人最主要的通讯方式。

 原枣庄市邮电局电信局副局长  翟昭智:90年代以前,老百姓家里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山区,(打)电话都不方便,一搬都是打电报,那时候电报一个字是三分钱,只要能够把问题说清楚就可以了。

当时,电报的统一价格是每个字三分半,也就是说,一封20个字左右的电报大约要花费八毛钱。而当时人们的月平均工资还不到30块钱。因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家里没有很重要的事情,一般是不会发电报的。

枣庄联通公司退休职工  洪学贤:改革开放以前,那时候电报都很少,没有很急的事人家不发电报,只要发电报的一听家里来电报了就害怕了。就(觉着)家里有什么大事,怎么发电报来了,是吧他就觉着没什么好事,确实那时候电报极少的时候发电报的特别是个人家庭的发电报都没有好事,不是病危啦,病故啦,其他原因啦都是这样。

 1978年以后,伴随着经济的放开搞活,枣庄市电报的数量也日渐增多,1983年到1986年期间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那时,洪学贤每天投递的电报数量都在100封以上。

枣庄联通公司退休职工  洪学贤:84年的时候有一份电报从台湾过来的从台湾经过香港,在枣庄矿找他女儿上北京接站,北京机场接他。

由于发报人离开枣庄已经30多年,电报地址写的是矿务局红瓦房,如此语焉不详的收信人地址,让投递员一筹莫展。

枣庄联通公司退休职工  洪学贤:这样俺一看不能给退也,这给退了以后确实人也找不到,那头出发了这头找不到他的女儿怎么办了

经过一下午的奔波,他们找遍了枣庄矿所有的红瓦房,终于把这封电报及时地送到了收信人的手里。

枣庄联通公司退休职工  洪学贤:他找到以后我们3个人心情也很高兴,人家也挺高兴,还不耽误明天早上9点到北京接人,北京机场9点接人今天下午3点多钟给他电报再上北京去还来得及。

改革开放十多年以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财物出现大流动。老百姓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固定电话装机难,我们枣庄自然也不例外。

原枣庄市邮电局副局长  翟昭智:设备呢都是老设备维修材料也缺乏,线路也不好,咱的交换机容量很少改革开放十来年以后,各个单位都急需电话所以说这个情况装电话都很紧张。

原枣庄市邮电局局长  陈魁轩:你安个电话都比较难弄,不够,电缆不够安不上,又是没门、没线、没号了,就这样了。

当时的电话初装费是三千块钱,线路费五百块钱每公里,也要由用户承担。

滕州市万通实业总公司董事长  狄云九:我记得很清楚16个电线杆,三十米一个线杆,按一个电话叫2436尽管当时花了个好几万块钱,我觉得也值得,信息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金钱。

公司装上固定电话让狄云九切实体会到了信息沟通的方便快捷。因而,在以后每一次通讯器材的变更中,他几乎都走在了全市的最前面。

枣庄联通公司客户服部经理:徐杰:寻呼业务我是在1988年开通的那时候的寻呼业务呢他是一个通讯工具,无限通讯工具,很方便给用户带来一个非常实惠的信息传递,当时那个寻呼呢他分两种业务,一种是咱们的数字业务;一种是汉字业务。

BP机在给用户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种方便、高效率的生活方式。

原枣庄市邮电局电信局副局长:翟昭智:单位有急事找你,家庭急事找你,朋友有急事找你,那时候没法联系,你出发在外头 BB机一响,你可以找个电话打过来什么事都解决了。

滕州市万通实业总公司董事长  狄云九:我买这一个BB机是滕州最早的,BB机号是6686我花了4600块钱,这个BB机跨在腰带上,买个闪光的链子挂上一看显得好像很场面,现代化的人现代生活。

挂在腰间的小小寻呼机迅速在市民中普及,它的出现标志着人们的通讯彻底摆脱了原来单一的固定模式。从此,枣庄人的移动通讯时代到来了。

手机,在今天已经无处不在,但在90年代初,拥有手机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原枣庄市邮电局电信局副局长:翟昭智:91年92年那时候搞设计规整计划是买100部手机当时钱少,就买了90来部大哥大,一部大哥大那时候1500来美元,挺贵也是。

 滕州市万通实业总公司董事长狄云九:当时买这个大哥大是滕州第一批,是实际上价格是2万5千多元,由于关系出得好领导照顾好像是特批吧花了2万块钱吧,9025938这个号。

虽然时过境迁,但每当回想起十多年前拥有第一部手机时的心情,总还让人感慨万千。

原枣庄市邮电局电信局副局长:翟昭智:心情很好,不管什么地方,不受地点环境时间的限制电话都很方便,家有什么事随时找,单位有什么事随时联系,他不耽误时间也不耽误工作有什么事随时都能解决。

滕州市万通实业总公司董事长狄云九:腰里有部手机那种喜悦的心情那种骄傲的心情,那可以说不好言表,平时在一块去打电话别人都投出了羡慕的目光,所以当时我对手机使用呢感到了一种自豪,也感觉到这个是一种富有和身份的象征。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电话从路边的公用电话亭走进了我们的兜里,信件从邮筒走进人们的手机里。从公共到秘密,通讯技术的进步直接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颠覆了我们曾经拥有的太多的观念。

枣庄联通公司总经理  宋庆斌:截至目前全市的固定电话用户已经达到85万户,普及率达到了百人22.4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了200万户普及率达到了每百人52.6部,宽带用户达到了23万户,普及率达到了每百人6户。

50年的变迁,公用电话和电报的时代远去了,大哥大和BP机的时代也远去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一当年人们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标准,早已成为了现实。随着手机迅速而普及地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我们枣庄人真正地进入到了一个便利、迅捷的移动通讯时代。

五十年过去了,随着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讯从电的交换到光的交换,也从单一的无线环境的到了通用公用的无线环境,通信将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生活在无所不在的网络当中,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对象,交互任何信息的全沟通世界,就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