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0年11月06日 10:58:04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达伟 崔鑫培 枣庄报道

再过几天,枣庄将迎来一场职教大事件——第二届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即将在滕州召开。作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在枣庄举办这次“匠心文化”论坛也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如今,只要提起枣庄的职业教育,不光学生和家长们放心,社会各个企业也都认上了这个“金字招牌”。连日来,记者对枣庄近10所职业院校进行探访,切实感受到枣庄职教事业发展。

“现在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非常好,在徐工集团实习的就有月薪过万的”,峄城区职业中专校长王伟提起孩子们,满脸都是自豪之情,“要是技能大赛结果一出来,企业更是直接来学校里抢人!我们这电气、焊接专业的学生有被开价到月薪26000都没去。”台儿庄区职业中专校长邱志干介绍,现在一个毕业生就有3个岗在等。目前学校“人满为患”,还借了别人的校舍,而学校二期校区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明年9月就能建成使用。

峄城区职业中专联合徐工集团举办学校焊接专业双向选择洽谈会

“枣庄职业教育近几年一直在探索一个新路径,新模式,”枣庄市教育局局长郝荣平介绍道。如今我们提出的“匠心文化”,也是在前期实践探索取得成效基础上的一个必然选择,职业文化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战略引领,希望通过这种文化建设,给枣庄职业教育注入文化灵魂,发挥更长远作用。而记者连日来的采访也印证了这一点,枣庄职业教育已经走出了一条坚实有效的“枣庄路径”,枣庄职教创新发展“文化高地”呼之欲出。

新与变:

特色办学个性发展培育职业理想

9月30日,第四届枣庄辣子鸡美食争霸赛在枣庄市龙都中等职业学校举行。从2017年开始,这项比赛就成为了该校一张亮丽的名片,也因此吸引了众多餐饮企业争相来学校“抢人”。从本地的金尊大酒店、舜和餐饮等,到上海、青岛的各大酒店,就连外国游轮上也有了学校的毕业生。

面点专业学生正在实操

如今,与本地的文化、产业、经济密切关联,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就业设置特色品牌专业,已经成为了枣庄职业教育院校的标配。主动对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枣庄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对于传统产业相关专业也进行着改造提升。

在枣庄经济学校的培训教室里,学生正在进行着中餐服务摆台的训练,授课老师肖古月不时对一些细节进行指导。她曾经辅导学生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银奖、金奖,个人获得山东省教师组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个人一等奖。如今,该校的信息旅游服务专业已经成为本地酒店服务企业物色人才的目标。

在峄城区职业中专,许多学生都把王福田作为一个努力的标杆。这位2015级焊接专业学生屡次在枣庄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山东省中职组焊接技术技能大赛获奖,在今年6月份闭幕的中国技能大赛中更是获得金奖。正是有了这样的榜样带动,学校已经成为枣庄市这个专业的龙头,下一步还将配备焊接机器人进一步加强专业水平,同时学校的智能家居、数控等专业也日趋成熟。在枣庄市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背景下,这样的专业培养模式显得格外接地气。

焊接专业学生实操课

枣庄市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邱艳丽对记者说,在职业院校的评价体系中,对“类型”的思考应贯穿在每个教育环节。比如,在人才培养上,普通教育与职教的区别在于,前者更重视理论验证的实验教育,后者侧重于技术积累的实训教育,这也就意味着,职业院校应多建实训室,而不是实验室。职业人才培育应该在产业发展中“培”,在实践实训中“育”,这也是枣庄市提出探索中国特色“双元制”学生培育新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枣庄经济学校里的物流服务专业实训基地——社区快递中心,学生郑泽、张硕文、王佳艺正在筹划今年双十一的各项准备工作。去年双十一的实战已经让他们直接感受到了实际工作的状态,甚至是一些艰辛和困难。“上个学期有个快件找不到了,快递公司把责任归到了我们身上,后来经过各种调查,证明并不是我们的责任。”郑泽说,虽然实训给了他们切实的压力,但是正是这种真实的环境,能够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也能够让所学的知识在实训中得到应用和提升。

据枣庄市龙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贾道成介绍,学校目前突出的教学内容就是实训,目前在教学中占比已经超过50%,这种做法既接地气,实用性强,同时也符合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在台儿庄区职业中专,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采取3个月学习3个月实训的教学模式,企业、工厂就是实训基地,学校还专门开办了一个汽修厂,以实际运行作为实训内容。枣庄职业(技师)学院台儿庄古城校区,更是把课堂搬到了台儿庄古城景区里。

正是这种扎根社会生活,将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有机融合,使得学生在求学中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提高,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职业认同感。峄城区职业中专校长王伟这样总结道:“我们的职教就是希望通过技能大赛、能力培养等多种机会和途径,矫正、养成、积累、提升,让学生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实操课

而这点,在枣庄市教育局提出的“赢未来”行动计划中有更明确的表述,就是“让不想学习的孩子乐意学,让输在起点的 孩子赢在终点”,就是“用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

融与通:

顶层设计给孩子更多机会“赢未来”

在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经常会听到山森数控的名字。作为智能化制造研发企业,山森数控与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的合作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联合成立的山东枣科智能装备研究院就设在了学校中,公司副总同时也是研究院院长,这里既是科研开发基地,也是产品孵化基地,双方已经合作研究开发了许多产品,并联合申报了山东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转化平台。

据了解,此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主要包括企业在职业院校办二级学院、企业办订单班、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形式。“派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得腾出生产线,还得派师傅教,既占用厂里的资源,还容易影响到常规生产。这种合作就容易形成学校 ‘一头热’的情况。” 枣庄市教育局副局长高玉龙说,而如果是学校自己做实训基地或企业,投入非常大,不易维持。因此,枣庄市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实训车间就是经济实体”校企合作新载体,上面提到的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与山森数控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典范。

在台儿庄区职业中专里,有一个汽修厂,学生在这里以实际操作作为实训,“工厂也成了学校”,而汽修厂也正式对外营业,真正面对市场需求。随着该校二期校区明年9月建成使用,这个汽修厂也将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枣庄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在“融”字上下足了工夫。除了上面案例中的以“引校进企”“引企入校”等形式深化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外,还通过职教贯通培养联盟等措施,积极创建产教融合型城市。

校企的这种新合作融合,也让双方成为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山森数控的人员技术研发提升已经放在了学院,从研究院建设到产品研发,再到承办全国比赛,而学院的毕业生也可以进入山森数控就业,而且通过前期的磨合,可以迅速进入角色。

山森数控总经理刘栗毕业于枣庄工业学校(后并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道,学校教给他了两点让他受益匪浅:一个是学习是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能用的知识;另一个是在就业选择上踏实务实切合实际。正是这种理念,使得他一步步地成就了今天的成绩,而与学校一直以来的密切合作,也使得企业在诸如智能制造等方面一直可以保持比较先进的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发展。

“职业教育和产业是高度依存的,产业需求在哪里,职业教育就要办到哪里,我们要立足整个区域来办职教。”枣庄市教育局副局长高玉龙对记者说,他们一直在探索一个枣庄职教,尤其是区县职业教育的模式。按照在区域价值中建设学校的思路,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办学模式:政府通过制度建设打造顶层设计,相继出台《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枣庄市中等职业学校 “赢未来”行动计划》等文件,引导督促职业教育进行政策落地;而学校和企业则互融共建,利益分享,甚至希望通过合理方式吸引民间资金进入。

而对于不能马上就业的学生,如何进行职教再学习,枣庄市职业教育目前基本实现了一个“通”字。按照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枣庄所有中职学校、技工学校纳入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枣庄现在正在探索“X+1”模式,就是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都向前多迈一步,在升格之前就提前完成了办学内容。

2020年,枣庄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生源爆满,有些学校如台儿庄区职业中专甚至不得不暂借别人校舍。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计划招生指标是6500人,但是实际报名达到了8500人。滕州科技职业高中的新校区马上就要竣工,仅仅是学生食堂就能同时容纳3000人吃饭,后厨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000㎡,校园也全都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建设,对于职教办学的未来前景,校长邢树东信心十足。

滕州科技职业高中新校区即将竣工

应该说,这种情况的引爆点是今年职业高考改革。新的政策红利符合了枣庄众多家长需求,也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机会,不过枣庄职教在与本地文化、产业、经济和就业等方面落地结合的创新探索和实际效果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建立了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机制,为学生依照兴趣和禀赋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了成长渠道,家长们才开始安心、放心将孩子送到职业院校。

在调研采访中,枣庄的职业教育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更加务实、踏实,贴近实际需求。今年发布的《枣庄市中等职业学校 “赢未来”行动计划》,用了22条具体措施,真正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赢未来”了。

匠与工:

匠心文化塑造让枣庄职教有了灵魂

在即将于11月6日召开的第二届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上,有一项重要内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颇受人关注。而这恰恰与枣庄职教创新发展、提升教育内涵的主题不谋而合——用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为职业教育注入灵魂。

文化对城市发展、人们心灵的影响虽是潜移默化却作用深远,时间就是最好的评判。枣庄职业教育在文化建设时,首先就是向传统文化吸收养分,借鉴古代优秀的思想。

“工匠精神”文化墙

在这方面,枣庄可谓是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传承。7300年前这里就诞生了北辛文化,“工匠祖师”鲁班、“中华科圣”墨子、“造车鼻祖”奚仲等历史名人、工匠鼻祖,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而由奚仲开始的师徒教育模式更是堪称职教先贤典范。

在职业教育都在呼唤工匠文化的时候,枣庄的匠心文化已经出了书,入了教材——《走进枣庄 学工匠精神》,进了课堂,还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班墨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院和工匠精神研究会。

在全国唯一一家工匠文化主题博物馆——枣庄职业(技师)学院工匠文化博物馆里,鲁班、墨子、奚仲等先贤的故事和精神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到这里参观的人。“班墨奚文化其实就是工匠文化,职业教育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工匠文化发展史其实就是职业教育发展史”,院长王洪龄这样说道。“这几年,学校在匠心文化上做了很多工作,把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灵魂和目标。学校构建了匠心文化四个体系,通过实践把匠心文化、工匠精神培育贯穿整个教育工作中。通过建设大师工作室,打造名师队伍培育‘工匠之师’,学校的各种平台、展馆、雕塑、文化墙等等,都成了匠心文化教育的载体。”

枣庄职业(技师)学院班墨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院

一进枣庄理工学校大门,迎面看到的就是一尊高大雄伟的奚仲雕像。校长曹召顺不无自豪地介绍说,这尊奚仲标准像在枣庄市都是数一数二的。校园里的路名、文化墙也都以校训命名——笃学至善、崇德尚艺,“这些体现的核心内涵是匠心文化,也就是敬业、创新精神。”曹召顺说,学校还特意引进了非遗项目,他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下京杭运河上的木船,既有匠心技艺,又有文化传承,从而能真正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内涵。

奚仲标准像

文化离不开新与旧的循环更替,但是其精神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对于枣庄市龙都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辣子鸡大赛已经成为他们职业教育的一个良好的文化载体,它很好地把文化、职业教育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而大赛中必须做到极致的这种追求也正是匠心文化、工匠精神的体现。

一直潜心研究职业教育匠心文化的枣庄职业(技师)学院院长王洪龄说,职业教育就是要“匠心铸魂,培育新时代的强国工匠”。有了魂,才能有精气神,才能有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和职业崇高感。

《走进枣庄学工匠精神》导学案及相关书籍

从紧随枣庄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批支撑“枣庄制造”崛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到深化职教内涵发展,创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枣庄样板”,进而打造职业教育创新“文化高地”,枣庄职教正在开辟一条独特而有效的“枣庄路径”。

对于枣庄职业教育来说,打造匠心文化并不是锦上添花,更不是空中楼阁。枣庄市教育局副局长高玉龙这样总结:“我们就是希望通过文化建设文化引领,将匠心文化思想带进课堂,编入教材,入脑入心,不仅让枣庄的职业学子能力和素质提升,而且更具有文化气质和文化自信,凸显枣庄职业教育文化高地。”(摄影 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