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1年11月29日 09:34:03   来源:枣庄档案
20世纪70年代,薛城区直单位的20多名刚刚走出中学校门的青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踊跃报名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一起被卷入了那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之中。

种楼知青馆
1976年8月,桂花飘香的时节,一辆陈旧的拖拉机“突突”地驶进了薛城区委大院。20多名知青手里提着网兜、洗脸盆,肩扛被窝,乘上拖拉机被送到了薛城区西仓公社黄甸大队(今为陶庄镇皇殿村)插队落户,他们当中最大的不过十九岁,最小的仅十六岁。35年后,他们再次聚首,都已两鬓白,步入知天命之年了。他们一起追忆,当年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乡间的小路,低矮的草房,清澈的河湾,广阔的田野,最不能忘怀的是那段艰难与欢乐交织的日日夜夜,那身被霞光,一起耕耘,同一个屋下一起生活的岁月。

魂牵梦绕的“家”寻当年的影子

虽然时间的长河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他们见面的一刹那,依然涌动着激情,亲切地拥抱,热泪满盈,好像从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让人们感觉相互之间产生了疏远。

知青下乡去皇殿村

穿过了山和水,伴随着欢声笑语,他们来到了皇殿村。村头响起了鞭炮声,乡亲们早已在村头等候迎接。知青们手捧鲜花,见到老支书和乡亲们时一个个纷纷上前握手相拥。七十四岁的当年老支书正激动地眼含泪水,紧紧地握着大家的手一个个地认,时隔多年,他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此情此景无不让人感动万分。五十多岁的当年知青组长紧握着老支书的手说:“我们一直挂念着您,思念乡亲们,今天我们来看您了!”老人感激地说:“乡亲们也惦记着你们,盼着你们来啊!”一位当年的老房东老大嫂认出了当年和她一个队的一位女知青,当场相拥而泣,周围的乡亲们都跟着抹泪……在老支书和乡亲们的家里,大家亲亲热热,津津有味地回忆着在村里劳动和生活的日子,畅所欲言,喜笑颜开,尽管眼下已很难找到影像资料来还原当年知青生活的情景,但从大家的记忆里,依然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知青们意气风发、充满激情、火热的生活场面。老支书称赞大家说:“你们在这里与社员们打成一片,提高了思想觉悟,改变了精神面貌,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你们当中涌现出了好几位先进劳动模范,乡亲们没有忘记你们啊!”

知青田间劳作

现已退休的老知青回忆当年劳动生活时说:“当年,我们几个在地里干活已晚,回到知青点伙房也开完了饭,于是就跑到老支书家里蹭饭吃,记得老支书家里的大嫂总是烙一大摞煎饼,调好一盘成菜放着,我们来到坐下就吃,当成自己的家一样,这些情景我真的是深刻难忘,每逢想起这些往事,一股感激之情便从心底油然升起。”当看到当年只有八岁的老支书的女儿真真,现在都已是做姥姥了,知青们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在一位老大嫂的家里,她让孩子切开了自家种的大西瓜,大家有说有笑,吃得香甜,老大嫂指着一位女知青深情地说:“当年这女不回城的活,俺还想留她做俺家的儿媳妇呢!”一句话惹得大笑不合口。

当年女知青村中留影
天下起了蒙蒙小雨,仿佛被知青们的真情所感动老支书冒着雨带领大家来到了当年的知青点。过去这前面是个打面房,进去就是一座破庙,大庙四周围起土墙,院内两排瓦房,一个小厨房,这就是知青们当年“家”。现如今,这里已是荡然无存面目全非了,虽然这些记载着当年美好回忆的房屋只剩些残墙断壁,但每个人的心中还是能描述出当年的场景。小雨哗哗下个停,老知青们还是前后徘徊,追忆着,寻找着当年的影子,久久不愿离开。

生活条件艰苦依然感到快乐

在离知青点不远的一侧,有一个当时的“代销店”,如今已变为“小超市”了。蹲在门口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告诉记者:“当年来皇殿村的这伙知青真不孬,也吃苦挨累了。整地、挖河、打井、起粪、浇地、看果园,样样农活都学着干。想想看,城里来的孩子才十六七岁,俺看着都心疼,真不容易!”。当时知青们20多个人住在知青点的两排平房屋里,木床、泥地,全屋一盏灯,自己做饭吃,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去挑井水,一崴一崴地担回知青点,到了冬天,用冷冰冰的井水洗脸洗脚刺骨的凉,还不舍得用开水,院子里盛水的大缸总是添得满满的,甚至结下了冰渣子。早上知青们打起铁锨镢头下地,中午12点收工,有时地里的活忙就不回去吃饭,一直干到晚上的6点多,这叫作“一开响”,一天下来挣6工分。生活上,第一年国家还供应些面粉及其他。第二年停止供应,就靠自己挣工分吃饭了。有了收成后,小麦打成面粉不舍得吃存起来,光吃粗粮。于是知青们就自己在大队分给的菜园里种葱、姜、蒜、青菜,院子里支起了铁鏊子,动手学“滚煎饼”,男知青烧火,女知青和面,一烙就是一整天。煎饼卷辣椒大葱、酱油调咸菜、高粱面煮地瓜汤成了知青们的主食。在那艰难的岁月,虽然条件差,生活苦,但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在激励着知青们,这就是:“听从党的召唤,在农村广阔天地里磨一手老茧,练一颗红心,扎根乡村干革命”。

知青当年住所

镢头舞起叮当响,钢锨挥动翻土浪,天寒地冻不觉冷,汗水能把冰雪融。在那奋战的年月里,知青们蟠龙河畔挖河清淤,“金银镶边”培岭打畦田,农作物浇灌“三鲜汤”,看管果园放夜哨,赶毛驴车交售爱国粮。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晨昏午后,一次次敲醒了知青们的青春美梦,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在那段时光让他们品尝。一位老知青感慨地说,那战天斗地的岁月里,无论是自愿还是无奈,我们都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会了不少农活,与社员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知青们也像亲兄妹一样相互照顾,同甘共苦,亲密无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劳动生活虽然很苦,但我们从没有怨言,感到丰富多彩,充满阳光。

知青物品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蹚水过河,一位女知青被激流的河水冲跑了一只凉鞋,大伙帮着在河里“扑腾扑腾”地潜水寻找,一会儿抓起一块石头,一会儿捞出一条鲇鱼,天真烂漫、欢快的嬉笑声传遍河畔;许多回,瓢泼大雨来临,大伙冒雨冲出大院到打麦场“抢粮”,浑身湿透成了“落汤鸡”;很多次,男女知青们在农院抬筐挖粪,男知青一个劲地把粪筐往自己的杠前拉,生怕压着女同伴;经常是,男知青干完活换下的衣服不翼而飞,追到小河边看到女同伴们集体洗涤衣物晾晒一大片;三夏天收割,面对一望无际的麦田,一位男知青对准畦垅飞奔到对面,为女知青“割麦截头”。知青战友纯真的友谊,编织着无限的爱恋。回想起知青的日子,真实的画面里的故事,总有那么一段让你刻骨铭心,总有那么一段让你泪流满面。现在想来,上山下乡是历史形成的时代产物,造就了我们这一代具有特殊时代烙印的青年,为之庆幸,而又为之抱憾。流金岁月,有欢笑,也有沧桑,他们曾经在一起编织了那个时代的锦程,历史的长河磨灭不掉他们年轻奋斗的记忆,漫漫星空总有他们闪烁的荣光之星。
参考馆内文献:
《薛城文史》之往事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