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2年01月24日 15:23:27   来源:枣庄档案   作者:张彪

鲁南一带有“年前送节礼,年后走亲戚”之说。春节前后带着礼品相互走亲访友的习俗源远流长,俗称“送年礼”,也叫“送节礼”。20世纪70年代后期,亲友间相互赠送的礼品,大多为面馃、水酒等,但不论什么礼品,都讲究“双”字。

过去,商品匮乏,糖果大多要凭票购买,走亲戚大多是接了上家亲戚的礼品后,主家先让客人坐下喝茶,慢诉家常,另一边则赶紧用自家的包袱皮,另一边则赶紧用自家的包袱皮把礼品倒腾了,马上安排自家人背着,去看下一家亲戚,当时俗称接包袱。所谓包袱,就是由一个包袱皮包着的看亲戚的礼品。一般由点心、糖果、馍馍(馒头)等构成。那时候,所谓糕点,上品为“三刀”“条酥”“红卢”,一般人家,多是“姜丝”(也叫“稃炸根”)、“角蜜”“花生蘸”之类。一斤、一斤用纸封了,外边用“经子”十字插花包扎好;一定要包得见角见棱,然后再用一长条红纸别在上面,这样喜喜庆庆,就是一个“封子”。一般小门小户人家看亲戚是四个“封子”,两封子(糕点)两封糖,六斤馒头,也有十斤馒头的。头六个一斤,用硫黄熏过的,顶上用“洋红”点上形似梅花的六个红点,让人看了很是喜庆。只有家境好的,オ会封到六个或八个“封子”。到了用两个包袱封十二或十六个“封子”,外带两瓶酒的,那就是看新亲戚了。到亲戚家,亲戚家是不会全部都“笑纳”的。吃过饭,拉完呱,要“回包袱”。“回包袱”时,一般情况是见一面、分一半。只有亲戚关系相当“到底”,才可能“磕包”。

另外,那时候不能光看“包袱”大小,还要看“包袱皮”。一般人家,大都用盖煎饼的笼布。只有新亲,才用大红印花布的专门“包袱皮”。有些出嫁的闺女走娘家也有用绿包袱皮的;而上了年纪的讲究人,则是用蓝印花布的包袱皮,显得大方、素雅。因而,在当年,接包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游戏规则”。有些家境殷实一点的,就及早准备看亲戚的礼品,为的就是好让亲戚们接包袱。时间长了,因为大家都明知,所以有的“麻利”人,干脆不用倒腾,直接背起来就走。过去,新出嫁的闺女去娘家送年礼,礼品要重一些,娘家除了礼品要回复一半以外,通常还要回两捆粉条,以示牵挂、扯络之意。已定亲还未出嫁的闺女,准女婿也要到岳父家去送年礼,女方家通常要设宴招待新客。那时设宴待客通常要七个碟子八个碗,还要找本家近邻、能说会拉的陪新客。新客第一年送年礼,除了岳父母外,还要带着与岳父母同样的礼品去看望“丈老爷”“丈大爷”“丈叔”,除此以外,还要给“小舅子”“妻侄”开红包。岳父母、“丈老爷”“丈大爷”“丈叔”则将新客送的礼品回复一半外,还要给新客回复红包,通常会高于新客所开红包的一倍。自从改革开放后,包袱皮就渐渐失去了功能,随之而来的是“罐头”“桔子汁”“豆奶粉”“方便面”等,酒也由最初的两瓶发展到一箱六瓶。随着经济的发展,送年礼的礼品档次越来越高,所送的礼品也是“猛一丢”,不要“回”了。尤其是新客,礼品更为讲究,有的要送“六个六”“八个八”,即六种礼品各六件,共计三十六件,大多为烟酒糖茶、鸡鱼点心之类。

抚今追昔,如今,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滋润,芝麻开花节节高。但送年礼的习俗依然存在。俗话说“邻居碗换碗,亲戚箢换箢”,无论过去和现在,无论礼品的多与少,亲朋好友间的礼尚往来是必不可少的,这正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参考馆内文献:
《薛城文史》之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