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4年12月19日 09:16:32

  中国文明网12月10日转载了《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无道德 不新闻》的报道,让人看了大有感触。笔者认为,规范媒体报道、加强行业自律,是媒体洪亮发声的重要前提。而杜绝虚假、低俗、无聊的报道,则应当把“无道德不新闻”当成铁律。

  记者曾被称为“无冕之王”,有很高的社会声誉,在传播重要信息和社会活动中往往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无冕之王”光环照射下,也衍生出一些作风浮夸、腐败变质、道德缺乏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也有一些人以新闻工作者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这不仅给受害者造成直接损失,也腐蚀了新闻工作队伍、抹黑了新闻媒体形象,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少部分“新闻”不能给社会带来帮助和喜悦,反而制造误会、破坏风气,这都跟新闻工作者不守纪、不重道有关。

  真正的新闻工作者,也应该像其他重要行业从业者一样,道德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无道德不新闻”的铁律应时刻放在心中。坚守道德在新闻报道中有什么重要性?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传声筒,是沟通社会舆情的重要平台,可以说是社会一大“公器”。新闻工作者如果不坚守道德底线、不以社会价值为主要考量因素、不以人文情怀为重,那么就很容易连带传播低俗和丑恶,殆害人们心灵。另外,偏离普世思想和主流价值的媒体和媒体人,很容易沦为“市场的奴隶”,这种转变是可怕且悲哀的,最终断送的是媒体的光明,以及媒体人的前途。

  一些“无道德”的报道,让人看了很焦虑。如,为了赚取眼球、获取经济利益,一些媒体乐于炒作一些本无新闻价值的炫富女,并通过一系列“揭秘”式的报道,把当事者利用色相、巧用心计的“成功之路”呈现给读者,这实际上是一种龌龊的暗示和误导;又如,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一些媒体动辄开展所谓的“评选”活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进行“评选”,在此过程中拿钱办事,企业给钱即可获得相应的“头衔”和“新闻支持”,拿新闻真实性交换金钱;一些灾难现场,一些媒体把镜头对准了悲痛欲绝的人们,并把这些图片刊发出来,丝毫没有保护受害者隐私的考量,为了所谓的“题材”而不关心是否会给无辜群众造成“二次伤害”。

  对于“无道德”的新闻,社会不能放任自流。这需要拧紧法律的绳索、加强相关监管机制,对新闻工作者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切实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让新闻报道合法又重道,方能更好地讲述中国精彩故事。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把“无道德不新闻”当成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在报道中以理、以德服人,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添柴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