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2年09月23日 19:09:26

鲁南传媒网讯 9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市法院自觉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坚持稳定与发展并举、惩治与保护并重、办案与服务并行,全力为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今年,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市法院牵头推进“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两项一级指标。其中,“执行合同”指标是衡量解决商业纠纷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和司法程序质量指数的指标。


市法院聚焦“执行合同”领域11项重点任务,立足主责主业,延伸司法服务,推动整体工作质效实现大幅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更加精准有力。


一、坚持高位推进,持续完善制度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牢抓实,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2个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22名精干力量,设立综合协调、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和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企业发展与重点项目服务保障4个工作小组,举全市法院之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二是完善配套制度。围绕“全链条”司法保护,制定《服务和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关于为全市锂电产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等惠企政策文件,同时制定《进一步推进“开门办案” 的实施意见》《12368热线实质化运行工作细则》《判后答疑工作的暂行规定》等执法办案规定,推动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和市场主体满意度。


三是强化督导落实。对照省、市确定的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制定《营商环境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落实方案》,逐项明确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压紧压实责任。强化考核问效,修订《员额法官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全市基层法院工作质效评估实施办法》,将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和督查范围,以考核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二、坚持全面发力,切实推进质效双升


一是围绕“环节最少”,加强智慧法院4.0建设和应用,全力推进诉讼事务“网上办”,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网上交退费、电子送达等一站式诉讼服务。1-8月份,网上立案三天内审核占比92.56%,电子送达率达89%,群众办理案件由原来平均需要跑5次到目前跑1次或1次不跑,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是围绕“用时最短”,设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深入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加大简易程序、小额诉讼适用力度,实现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1-8月,全市法院结案率84.82%,全省排名第3;平均办案周期50.52天,全省排名第5。


三是围绕“质量最优”,部署开展“审判执行质效提升突破年”活动,坚持两翼展开,出台《公务员差异化考核工作方案》《员额法官绩效考核办法》《党组问责办法》《院庭长履行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双报告规定》等文件, 以考核提质效、以督察促公正,一审服判息诉率同比提高3个位次。


四是围绕“费用最低”,深化网上阅卷、线上开庭、网络拍卖等全流程网上办案,实现诉讼材料零复印、网拍和网上公告零收费;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解成功司法确认的不收取费用;制定《办理诉讼费用减缓免交申请的暂行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最大限度降低诉讼成本。


三、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枣法品牌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跳出枣庄看法院,常态化开展对标学习,找准创新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在机制、流程等方面实现创新。


二是抬高工作标准。成立专门创新课题研究小组,下大力气研究制定创新工作方案,围绕司法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做实“聚焦式”保护、“把脉式”纾困、“定制式”服务三个维度工作,形成了《市法院“三段式”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市法院优化劳动争议机制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创新成果。


三是强化总结推广。对工作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提炼、总结、宣传,扩大创新工作影响力。今年以来,在省、市相关刊物刊发创新工作经验8篇,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30余篇,培育了“枣调好”“开门办案”“执行铁拳”等枣庄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新品牌。




答记者问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今年我市法院在服务保障锂电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金颖:今年以来,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快锂电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延伸司法服务,做实三项工作提升服务保障锂电产业发展实效。


一是深入走访调研,提供“零距离”服务保障。建立班子成员联系锂电企业长效机制,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深入了解锂电企业发展状况和司法需求,主动帮助解决在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争议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难点、堵点问题,司法助力锂电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先后走访了丰元锂能、精工电子、联泓新材料等30余家锂电企业,参与排查涉企矛盾纠纷37个,开展法律咨询和宣讲活动30余场次。


二是出台保障意见,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出台《关于为全市锂电产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提出14条具体措施,加强“调立审执服”全流程司法保障,推动司法保护链与锂电产业链深度融合。健全锂电企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与锂电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诉调对接,推动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开通锂电企业诉讼“绿色通道”,实现“快立、快审、快执”,最大限度降低锂电企业诉讼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对源头侵权、恶意侵权、规模化侵权等严重侵权行为的惩罚赔偿力度,激发锂电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与动能;开展“执行铁拳”专项行动,定期对涉锂电企业债权案件集中执行,帮助锂电企业尽快回笼资金;编制《企业法律风险提示与防控指引》手册,提高企业防控风险能力、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三是建立联络机制,构建“协同式”服务网络。树牢“陪着企业一起成长”理念,坚持主动与企业加强沟通、主动提供上门法律服务、主动沟通案件办理,建立班子成员联系锂电企业长效机制和“政府+法院+企业”联系沟通机制,完善“诉求收集—协调办理—情况反馈—宣传引导”四位一体司法需求闭环办理模式,定期邀请职能部门、锂电企业召开联席会议,听取企业所期所盼和意见建议,就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涉法涉诉问题,共同探讨研究对策,以最顶格的保护、最周全的服务为锂电产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市法院与市能源局、锂电产业联盟、锂电企业等座谈交流6次,收集办理司法需求和意见建议40余条。8月28日,市法院又专门召开了全市法院服务和保障锂电产业发展座谈会,进一步推动14条服务保障意见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齐鲁晚报记者:“执行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请问今年我市法院在保障企业实现胜诉权益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磊:今年以来,市法院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执行威慑,聚力打好“四场战役”,推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打好执行机制“提升战”。凝聚执行力量,全市法院充实执行人员60人,增配执行单兵系统63部。深化执行改革,市法院制定了《分段集约执行流程规范》,执行立案后,3日内完成财产线上查控、5日内完成财产线下查控、10日内完成现场调查,及时处置被查控财产,执行案款到户后及时发放,最迟不超过30天。


二是打好重点案件“歼灭战”。7月12日,市法院启动了“执行铁拳”专项行动,聚焦涉民生、小标的额、长期未结、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等七类重点案件,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全力攻克一批“骨头案”“钉子案”。目前,已开展“执行铁拳”专项行动5次,累计出动警力1286名,执行案件848件,拘传被执行人362名,执行、和解金额4361万元。


三是打好失信惩戒“威慑战”。牵头召开联席会议,与公安、检察联合发布《联合通告》,加大对拒执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形成有力威慑, 200余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四是打好舆论宣传“引导战”。坚持“开门办案”, 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媒体记者等103人次全程见证监督;邀请主流媒体对执行行动进行全程直播,200余万网友以“云监督员”身份,沉浸式体验执行第一现场,营造了重拳打击“老赖”的强大声势。

枣庄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今年我市法院在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田始峰: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今年以来,市法院聚焦“调审执解服”五个环节,进一步推进“开门办案”,推动审判执行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取得明显提升。


一是诉前调解聚众力,实现纠纷化解多元。升级人民法庭职能,在人民法庭设立调讼中心30个,调解工作室29个,选任58名特邀调解员常驻法庭,邀请道交、物业、金融、保险等94个专业性调解组织进驻法庭,1645个基层调解组织、2302名基层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线下”加强与镇街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专业调解组织、人民调解组织、村级治理站点融合对接,及时对矛盾纠纷进行分流引导、诉调对接、司法确认,将人民法庭打造成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基层调度室。



孙中鹏(视频连线):今年以来,陶庄法庭依托薛城区“善治薛城”多元解纷体系,成立善治薛城陶庄调讼中心,配置3名专职调解员和3名助理,开展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并指导镇街调讼室、村居调讼站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速裁快审团队无缝衔接调讼中心,对调解成功的引导自动履行或进行司法确认,对调解不成功的,即时立案分流,快审快判,实现一站式解决纠纷。同时,调解过程中,专职调解员要固定当事人基本身份信息、无争议事实证据、争议焦点等内容,做好开庭前准备工作,完成诉调对接、调讼一体,助力全面准确查明事实。在此基础上立案受理,进行案件繁简分流,推动简案快审、繁案精审。5月26日运行以来,共调解民商事案件350余件,调解成功170余件,调解成功率近50%,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健康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有效的司法保障。


例如,2022年6月8日,善治薛城陶庄调讼中心专职调解员张雷,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小微企业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在调解员的多次调解下,潘某以提供相应资产和担保人进行担保的方式,银行以延长贷款期限的方式,最终达到案件调解成功,双方握手言和的双赢状态,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困境,解决了20多名员工面临的失业风险。


二是审判工作零距离,实现三个效果统一。服务中心大局,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制定服务保障锂电产业发展的14条措施,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160余场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提高审判工作的政治效果。弘扬优良传统,大力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同时,在不设法庭的乡镇设立巡回办案点21个,在重点社区、乡村、企业设立法官联络站23个,开展巡回审判36次,方便群众、注重调解、就地审判、现场普法,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提高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邀请多方监督,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推行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等列席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常态化邀请检察机关列席审委会,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案件审理、案件评议和案件把关中来,在参与中加强监督、在监督中提升质效,切实提高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


三是执行过程全公开,实现权益兑现透明。公告悬赏执行,以“传统媒介+新媒体平台”模式,发布悬赏公告20期,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查人、找物,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义务。公示执行进度,通过“智慧执行app”,依法向当事人公开执行案件重要流程节点信息;公布执行专线电话,专人答复、转办当事人来电1600余次,畅通了联系执行法官渠道。公布失信信息,通过微信微博、广场大屏等多种媒介发布限制高消费、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1期,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强大震慑氛围。


四是释法析理不停止,实现司法公信提升。做好判后答疑,通过当面、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认真耐心向当事人解答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裁判原因等内容,让当事人赢得清楚、输的明白,做到服判息诉。强化公开接访,开展“院庭长大接访”活动97场次,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合法诉求。接受公众监督,举办法院开放日、锂电企业座谈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9场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律师、市民、学生等社会各界310人次走进法院,通过组织旁听案件庭审、体验诉讼流程、开展座谈交流等活动,自觉接受监督,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提升法院工作的针对性。


五是法官群众面对面,实现基层基础稳固。畅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建立专职坐席员制度和法官轮值热线制度,专人负责接听热线、联系法官、工单办理等工作。开展“法官接待日”活动,每月安排立案、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不同领域法官在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集中接待群众来访,进行诉讼指导、答疑释惑、问题转办等工作。加强与司法局、律协良性互动,召开法官与律师座谈会,深入20家律所走访交流,加强新时代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强化全方位普法宣传,开展“法官开讲”活动,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组建法律服务工作队,深入企业、学校、社区、乡村等宣讲法律24场次,开展反有组织犯罪、防范养老诈骗等专题普法活动28场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