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3年02月21日 09:05:13

鲁南传媒网讯  2月20日下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孔令东就聚焦精细管理、打造为民城管作新闻发布。




孔令东介绍说,2022年以来,枣庄市城市管理局纵深推进“城市管理提升544工程”,扎实开展“城市管理用心、群众生活舒心”主题活动,城市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市容环境秩序持续规范。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和防汛抗洪表现突出集体。由我局承担的“建设城市微公园”工作,在市人大组织的2016名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2022枣庄市惠民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评价中获得第一名,在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人大常委满意度评议中,获得唯一一个满分评价。


聚焦重点任务,高效推进五大重点提升工程


创新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数字化城管平台为依托,运用市场化第三方服务方式,创新实施核心城区“片区化”精细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市、区、街道、物业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反馈整改机制和督导通报机制,探索建立了全域感知、迅速反馈、高效处置、准确销号的城市管理闭环式指挥运维体系。工作开展以来,采集上报问题5747个,案件办结率达到96.49%,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水平,极大改善了城市环境。


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按照“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功能、凸显特色”的原则,全域实施公园城市建设,着力开展城市绿荫行动、街角空闲地绿地满铺,打造出一批体现山水枣庄特色、展示历史文化传承、完备综合服务功能的园林精品和绿化亮点。2022年全市共完成建设提升公园游园24处、“口袋公园”109个、城区绿化节点118处、城区生态街巷100条、城市绿道106公里、立体绿化10.06万平方米、景观小品39处。


高效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龟山公园生态提升项目,已向市民开放。特别是栽植1.8万平方米粉黛乱子草的粉黛佳人景区,成为市民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和大众网宣传报道。光明大道交通优化提升项目顺利完工,实施了道路渠化改造,复新了灯杆设施,更换路缘石,增设了智慧交通绿波系统。对京台高速625出入口周边景观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建成“枣庄欢迎您”主题雕塑,成为我市的一处重要地理标志。


持续优化镇域环境秩序。持续深化镇域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在整治、提升、巩固的基础上深化品质年活动。2022年,全市累计新修硬化路面、打通断头路309788米,增设更换护栏56217米,硬化平交路口615个,绿化土降高1272.9公里,取缔占道经营75169处,拆除违建68437平方米,规范整理户外架空线120100米。


深入开展法治城管建设。制定印发《枣庄市城市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标准》,组织开展全市城市管理执法业务培训,扎实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圆满完成《枣庄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和《枣庄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立法工作,承办落实人大建议13件和政协提案件42件,各类投诉信访案件回复率和结案率均为100%。


围绕短板弱项,深入实施四项整治提升行动


着力解决停车难题。统筹全市停车资源,按照“应划尽划、应设尽设”的原则,加大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施划力度,2022年新建城市停车泊位2.3万个。其中新建8032个,复新15566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免费停放工作,6月30日前全市分两批次开放143家党政机关单位6235个停车泊位,提前完成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开放5000个停车泊位的工作要求。引入智慧停车管理体系,先后赴济南、青岛等地市学习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成功经验。加快枣庄市智慧停车运营管理平台开发建设。


重拳整治建筑垃圾。召开全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管理的通知》《关于移交渣土运输车辆违法运输情况的通知》等文件,联合交通、交警部门积极开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集中整治活动,规范建筑垃圾运输秩序。截至目前,全市经过核准的57家运输企业1193辆运输车,均建立了监管台账,车辆密闭率、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均达到100%。


有序规范户外广告。实施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确保全市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设置规范整齐、协调一致。印发《关于开展新一轮户外广告、招牌设施安全排查整治的通知》,严格查处主次干道两侧、商业区(街)、广场公园、旅游景点周边档次低、无亮化、陈旧违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各类广告设施。2022年全市拆除规范大型立柱广告12个、楼顶楼体广告500个、门头牌匾广告841个,清理条幅广告8760个。


全域提质环卫保洁。印发《2022年度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计划》,明确增加城乡公厕供给、环卫工人休息场所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改造提升等7项量化任务。制定《2022年上半年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实地暗访评估指标》,指导各区(市)、枣庄高新区规范运转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创新优化作业流程,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2022年,全市城区道路机扫率、洒水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深度保洁率达80%以上。全市累计改造提升生活垃圾中转站79座,建设改造公厕285座(其中新建公厕69座),更换破损老旧垃圾箱桶40486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焚烧率均保持100%。


积极对标对表,扎实开展四项专项提升攻坚


扎实做好城市防汛。按照《枣庄市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2021-2025)》,多渠道筹措资金,对高新区光明路凤凰台段、薛城光明路与长白山路交口南侧、市中区文化西路,台儿庄林运新村等历年易出现严重积水的区域进行治理。对市中区南园、薛城郯薛路、滕州学院路等18座城市下凹式立交桥进行了提升改造。完成城市防汛指挥调度平台基础数据录入以及城区易涝点视频监控资源摸底排查工作,实现对全市55处易涝积水点实时监控,有效提高了城市防汛应急反应和调度指挥能力。


规范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督导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并结合中转站改造提升,设立有害垃圾暂存点,全市已初步建立垃圾分类相关规范标准体系,基本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滕州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022年,全市共新建垃圾分类亭680处,新增垃圾分类运输车55辆,新建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5座,新增分类垃圾桶19000余个。


提升优化智慧城管。坚持创新驱动、探索“智慧城管”,提升城市治理实力,治理智能化取得新进展。2022年,全市各级指挥监督平台累计受理各类案件17.61万件,案件结案率99.87%,高出国家标准9.87个百分点,实现案件处置数量、质量双提高。


夯实筑牢安全底线。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完善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城管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了垃圾处理、公园游园、城市道路桥梁、城市照明、城市防汛和有限空间等方面的安全监督。2022年,共组织检查组督导检查93次,督导整改问题296个。




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褚苗主持;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城市管理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成磊;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士伟;市城市管理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贾继勇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今年我市城市公厕建设提升方面有什么具体打算?




张成磊:2023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市民所需、坚持目标导向,持续推进城市公共厕所建设改造,做实做细城市公厕提标便民行动这项惠民实事,以不断提升的城市公厕管理服务水平,打造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


坚持规划引领。实施新一轮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编制,将城市公厕作为重要内容,全面优化城市公厕布局,建立以附属式和独立式公厕为主、社会厕所对外开放为辅、活动式公厕为补充的公厕网格格局,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的公厕服务体系。根据《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GB/T50337)《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等国家标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确定公厕建设密度、服务范围和类别标准占比。年内编制完成枣庄市城乡环境卫生规划1部,垃圾分类专章1部。


增加公厕供给。紧扣环卫设施设置标准和环卫专项规划要求,以补量、提质为重点,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开放一批”的原则,深入实施城市公共厕所提标便民行动,不断优化公厕布局,补齐数量短板。对严重老化、设施落后、功能缺失、影响市容的老旧厕所进行升级改造,彻底“消灭”城区旱厕。在固定、活动式厕所基础上,号召社会公厕对外开放作为补充,多渠道增加公厕有效供给。2023年再新建城市公厕50座,城区公厕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4.69座。


提升公厕品质。严格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新建和改建公厕,规范厕位尺寸,改善通风、采光条件,因地制宜设立方便老幼、残疾人等使用的卫生间(第三卫生间),增设无障碍厕位和儿童厕位,进一步完善盲道、轮椅坡道、扶手抓杆等人性化设施,提升公厕便民利民水平。2023年底前,全市改造提升城市公厕100座,新建独立式城市公厕不低于三类标准、附属式城市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改造后的城市公厕全部达到三类以上标准,新建公厕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小于2:1。


提高服务质量。严格落实公厕服务标准,加强配套设施日常维护,保持公厕干净卫生、设备完整、使用正常,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强化公厕管理监督,全面公布公厕开放时间、监督单位、责任管理人和投诉电话等信息,保持对各类工作的常态化监管。规范设置各类公厕标志标识和指引导牌,做到标志统一、指示清晰、容易辨识,力争年内做到每隔500米至少1处公厕指示牌。


记者:请介绍一下全域智慧停车是如何打造的?




孙士伟: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全面开展停车难、停车乱治理活动。按照“应划尽划、应设尽设”的原则,加大对停车泊位施划力度,增大停车泊位供给数量。2022年以来,全市复新机动车停车泊位约1.5万个,新建8032个,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惠民实事要求,全市分两批次开放143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6235个停车泊位,方便市民错时停车。实施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完成嘉汇大厦、双子星等20个停车场约3500个停车泊位智慧化改造;完成财政局、税务局、司法局等15家市直单位智慧化联网改造,可提供1200个共享泊位。滕州市启动杏坛广场智慧立体停车场、市民公园地下立体停车场、解放立交桥立体停车场、海上明月立体停车场等智慧停车建设。


智慧停车系统是一项融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系统性工程。下一步,我们将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充分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因地制宜,打造适合我市的智慧停车管理系统。


一充实停车设施数据库。通过停车泊位 “数字化”普查,全面掌握停车设施资源总量、分布状况、权属、收费情况等基础信息,建立全市停车设施专项数据库,为统筹调配、查询停车资源提供依据。


二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停车管理条例,加强停车秩序管理,提高城市文明形象;依法制定停车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行为,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科学编制停车规划,统筹区域停车资源,合理确定公共停车场的用地规模和布局,有效缓解停车难现状。


三实施项目示范带动。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原则,优先启动一批智慧停车试点示范项目,全市今年计划改造提升、新建智慧停车场30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打造智慧停车样板工程,以点带面科学务实地推进智慧停车建设。


四建立智慧停车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加强不同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开发应用停车管理系统、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模块,促进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应用智慧停车运营,提升市民停车体验感。


五强化停车管理综合治理。加强全市城区停车秩序监督管理,采用现场执法和数字城管手段,联合交警部门积极引导车辆规范有序停放,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记者:2023年公园绿地建设重点突出了哪些方面?




贾继勇:2023年,全市园林绿化工作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深入开展公园绿地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精细管养,积极推动城市环境品质和群众福祉稳步提升。


2023年的公园绿地建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继续增加公园绿地面积,筑牢城市绿色本底。一定面积占比的公园绿地,既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一个城市生态环境品质的重要标准。2023年我们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要求,将在全市建设包含山体公园、滨水景观绿地、口袋公园、城区绿化节点以及立体绿化等内容的284个公园绿地建设项目,预计新增绿地面积85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58公顷,新增立体绿化项目30个,新增公园活动场地将再惠及16.5万人。通过这些公园绿地建设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市的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进一步扩大我市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市民乐享空间,突显枣庄山水园林本底。


大力提升公园绿地品质,持续增益群众福祉。2023年在公园绿地建设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民生园林”建设,大力建设群众身边的“口袋公园”和街角绿地。在具体建设中,我们将持续开展行道树提升工程,计划完成50条行道树修剪示范路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夏有绿树遮阴、清凉舒适穿行,冬有暖阳普照、树路相得益彰”的舒适通行环境;我们将探索“公园+”模式,结合我市城市园林绿化的“全龄乐享”理念,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群众的需求,在现有公园绿地中增加各类设施、设备150套,满足市民家门口就近休憩、娱乐、健身等需求,增进市民获得感;积极采用“花境”“草境”等园林绿化新形式、新手段,提升各类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品质,通过主景观文化标识、二维码识花草等方式,让每株苗木会说话、让每块绿地有回忆。我们将以专业的设计、用心的建设、贴心的服务,最大限度优化广大市民的游园感受,努力让广大市民群众不必远行,就能感受城市园林之美,体悟山水比德之意,尽享绿色福祉之惠。


积极深化园林科研,推动城市绿化科学发展。2023年公园绿地建设工作中,我们将发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亮点、用经验亮点指导实践”的好传统,继续深入探究园林建设理论。全年计划完成7项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经验总结创新工作,努力实现园林绿化建设实际成效与园林绿化科研成果的共促进、双丰收。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推动“口袋公园”管理地方立法,深化“园长制”加强小微绿地日常管护;积极推进市中区省级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城市园林绿化节水等工作;继续深化“民生园林”“生态街巷”建设理论探索,努力用科学、有效的建设经验,推动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凝聚绿色发展动力,让“人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美好图景成为426万市民的身边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