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3年12月12日 12:21:01   来源:鲁南传媒网

鲁南传媒网讯:12月11日下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朱颂作新闻发布。

朱颂介绍说,近年来,枣庄市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发展,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强劲,智慧绿色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枣庄市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将数字乡村建设纳入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印发《枣庄市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实施意见》《枣庄市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年度工作要点,为数字乡村整体推进、全面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枣庄市委网信委统一领导下,建立涵盖38个部门(单位)的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构建跨部门协调会商工作格局。

推动枣庄市政府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省公司签订数字乡村建设战略协议,组建数字乡村创新发展联盟和专家支撑队伍,搭建部门指导、行业服务、科研支撑、社会参与的协作交流平台。在全省率先将数字乡村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推动责任落细落实。

突出工作重点,促进协同发展

推进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以数字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固定宽带、4G网络、广播电视服务、“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农村地区累计建成5G基站3000余个,行政村覆盖比例超过90%。

智慧农业方面,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应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峄城华沃智慧农业产业园、台儿庄“按揭农业”基地等现代农业基地。

新业态培育方面,实施“电商+”战略,构建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打造“滕韵佳物”“峄邮味尽”等一批电商品牌,滕州市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乡村数字治理方面,持续优化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探索建立农村信用超市,聚焦乡村治理热点难点问题,打造智慧党建、高空瞭望、云公章、云广播、防溺水智慧管控平台等一批智能化应用场景。

乡村网络文化方面,枣庄市7个文化馆实现了和山东公共文化云平台互联互通,柳琴戏《湿地情缘》、小说连播《小小飞虎队》等作品分获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一二等奖。

绿色乡村发展方面,开展700余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探索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智慧监管平台、农村黑臭水体监管系统,新增完成895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公共服务方面,建有65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2455个村(居)便民服务站,信息惠民服务触角进一步向乡村推广延伸,政务事项“一网通办”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涉农信息服务、社保、“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数字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力提升。

注重典型示范,推进试点建设

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持续推进省、市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滕州市、山亭区、薛城区常庄街道、峄城区古邵镇、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入选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并顺利通过终期评估。

联合工信、农业农村、大数据等部门,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确定17个镇(街)开展为期两年的试点建设工作。近期组织专家对试点单位完成终期评估,择优确定滕州市姜屯镇等10个镇(街)为数字乡村示范镇,峄城区古邵镇程庄村等15个村为数字乡村示范村;接续开展第二批市级数字乡村试点和数字乡村示范片区申报工作,评选薛城区沙沟镇等7个市级试点,滕州市“数字薯乡”等2个示范片区。

通过试点示范,带动枣庄市形成了一批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创新成果,建成各类数字乡村应用平台70余个,2个案例入选2023年度中国互联网大会特色案例,4个案例入选山东省数字乡村创新案例,3个案例在2022年山东省数字乡村创新大赛获奖,10个案例进入2023年省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复赛,出台《石榴大数据平台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徐庄镇数字乡村一体化平台成功创建省标准化试点项目。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高规格承办2022年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大会,组织参加2023年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展,全面展示我市数字乡村建设成效。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将农村电商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大力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

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彬,滕州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委网信办主任李长瑞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当前数字经济正不断向农业农村领域融合,请问枣庄市农业农村局近年来如何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乡村产业的数字化赋能农业现代化?

张彬: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加大政企农学金合作力度,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主体作用,积极构建“产业大脑+数字农场+数字金融”的建设运营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实施“数字+特色产业”。重点立足枣庄马铃薯、石榴、火樱桃、设施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农业产业智慧大脑,让数据成为科学种植的最好“肥料”。先后启动建设了中国马铃薯产业一站式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5g石榴大数据平台、智慧渔业全产业链平台。

培育“数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招商引资,推进了布瑞克峄城石榴云数字经济(枣庄)产业基地、薛城5G区块链“智能菇房”等智慧农业项目签约。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培育智慧工厂,建成华沃、健袖、丰谷云农等智慧农业应用基地46家,其中,华沃智慧农业产业园荣获山东省数字乡村创新案例。

“数字+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安装GPS、北斗的农机累计达1608 台,农机服务数字化作业面积突破30余万亩。探索“5G+高标准农田”,力争实现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耕、种、管、收。全市约42.8%的经营主体近50万亩耕地实现了无人机“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智能温室等物联网技术运用,

“数字+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全市农业投入品管理系统“一张图”,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胶体金速测仪74套,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目前,全市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电子二维码已基本覆盖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了解农畜渔产品从种植、养殖、投入品购买使用,到质量检疫、采收销售的全过程信息。

“数字+治理服务”。与中国建行枣庄分行合作,在滕州试点开展“数字金融+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农业产业大众服务平台”暨滕州智慧农业云平台,为244家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物联网设备200余套。该平台荣获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创新大赛案例(解决方案)二等奖。与枣庄农商银行合作,试点建设“和美乡村云平台”,构建乡村集体经济大脑,目前项目已在山亭全面铺开运行。

记者: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请问滕州市作为山东省数字乡村试点,近年来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李长瑞: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乡作为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特别是入选省级试点以来,在省市委的领导指导下,强化规划引领,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村工作,把数字乡村建设济、数字管理、数字惠民等多点发力,构建了数字乡村建设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格局,顺利通过了省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获得山东省网信领域改革试点建设资金40万元。

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发展根基。建成滕州市智慧农业云平台,形成实时监控、精准种植、科学管理的农业生产新形态;搭建滕州市“三资”管理平台,打造农村“三资”一网统筹、无缝串联、实时比对、自动预警的“链上监管”模式;启动建设滕州马铃薯云平台,实现马铃薯产业一站式供应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智慧田管”模式,推动实现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

坚持数字驱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依托姜屯镇、界河镇、大坞镇马铃薯产区,深化数字赋能,打造高标准高品质“数字薯乡”示范片区。建成18套病虫害、20套马铃薯晚疫病智能化监测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作物病虫害智能预警监测全覆盖。深化农机、农艺数字化融合发展,小麦玉米“飞防”达到60万亩,攻关田玉米平均亩产1218.81公斤,刷新黄淮海地区玉米最高单产纪录,入选全国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县,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项目县。累计培育省级智能牧场1个、枣庄市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6个,加快推进信华新格林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3万平方米的云尚善品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一期建成投产。

实施“数商兴农”,加强涉农品牌竞争力。共培育9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9个企业品牌,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40余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我市举办。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快农产品数字化追溯管理体系建设。建成镇级电商服务站1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00个。2022年度,我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8.8亿元,同比增长52.4%,获评县域网络零售额全国百强县、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全国百强县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记者:您刚才提到“数字薯乡”示范片区,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片区有关情况,以及接下来有哪些工作打算?

李长瑞:滕州是农业农村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全国最大的二季作马铃薯产区,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标准化生产程度高,内在品质好。为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推动数字技术赋能马铃薯产业发展,我们启动建设了马铃薯云平台,因地制宜打造了“数字薯乡”片区,该片区由姜屯镇、界河镇、大坞镇组成,面积269.5平方公里。目前,马铃薯云平台已完成开发构架及政务云部署,创新打造“大数据+互联网+马铃薯+金融”发展模式,工厂化育苗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智慧农业与电商技术等集成应用优势明显。

下步,我们将持续推进片区建设,打造特色示范样板。

持续建强用好马铃薯云,以农业大数据为核心,以产业互联网为抓手,推进马铃薯大宗交易仓储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赋能延伸产业链条。

全力打造“中国农批·滕州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完善马铃薯购销服务设施,健全购销流通体系,打造生产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成马铃薯“机艺融合示范区”,巩固提升全国马铃薯第一品牌优势,示范引领全省、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向,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责编:葛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