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2年05月10日 09:31:54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尊 通讯员 苏娜 枣庄报道

“高安云侍候93岁的婆婆20年,俗话说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连续坚持做多年,连续20年更是精神可嘉,高安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5月5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罗庄村红色茶馆,志愿宣讲员谢化躲正在向群众宣讲好媳妇高安云的感人事迹。“红色茶馆”作为罗庄村的文明实践基地,成了村民学习充电的地方。村民在茶余饭后,总会不自觉地来到这里歇歇,来这里听听暖心事故事,学学党的创新理论,成了村民最惬意的事情。

近年来,阴平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走好群众路线、融合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创新实践基地,创新活动方式,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获得精神充实,助推乡村振兴。

加强阵地建设,构筑纵向“一条链”

阴平镇文明实践所阅读室每天都会迎来不少读书爱好者,或静心研读,或分享心得,这里成了教育群众的主阵地。阴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功能室除了阅读室外,还有镇志馆、民俗馆 、志愿者服务中心,室内健身馆、图书馆、妇女儿童家园多个功能区域。建设56个行政村文明实践站,实现村级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全覆盖。同时,创新打造“老槐树下”“明理小院”“红色茶馆”“阴平商会”等80余个文明实践基地,搭建“实践分中心+实践站+实践点+实践基地”阵地建设,构建志愿服务纵向“一条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阴平镇落地生根,惠民走心。打破“台上一张桌、台下排排坐”的传统课堂模式,常态化组织“几个人,几张桌、几组柜”的活动沙龙,精准回应群众诉求,让老百姓到这里能够听到想听的,看到想看的,学到想懂的。

组建服务队伍,织密横向“一张网”

以完善“结对子种文化”、带动和培养基层文化能人为抓手,吸纳乡贤能人,积极培养一支群众身边不走的文明实践队伍。立足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把讲的机会交给群众自己,让老百姓参与之后感到有所值、有所获。创设“1+11+168+X”志愿服务体系,成立一支阴平镇志愿服务大队 ,下设“红色文峰”“铿锵玫瑰”“青年有为”等11支志愿服务分队,168支村级志愿服务机动小队,X支应急志愿服务小分队,以“高位推进、平台搭建、资源打通、群众参与”为目标,构筑文明实践服务“一张网”。把群众中的能人、贤人、热心人都动员起来,吸纳全镇种植养殖大户、创业能手、道德模范、机关干部等400余人,打造了集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技术服务、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志愿服务平台,让志愿者成为文明实践的主力军。组建“党员干部引领、先进模范带动、乡贤能手助力、群众踊跃参与”的文明实践队伍,网格化开展志愿服务,让“志愿红”成为文明实践的标准色。

创新理论宣讲,凝聚上下“一条心”。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文艺志愿者、理论小分队、红色宣讲员等志愿宣讲员的宣传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需求、创新形式,宣讲群众爱听道德模范等好人暖心事迹,宣传群众最想知道的政策理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送去理论大餐,引领社会新风尚。充分经过近年来的文明实践,逐步创新形成了“桑榆满霞”“好日子大家唱”“舞前30分”等特色宣讲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起群众珍惜生活、齐心发展的信心。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依托“红色文峰”“红色大蓬车”“红色茶棚”“红舞鞋”、等志愿宣讲项目,创新“‘红’在‘疫’线”志愿宣讲活动,打造“‘红’动阴平”宣讲品牌,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抗疫信心,为抗击疫情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引领群众一起奋斗,推动城乡发展、乡村振兴,创造幸福生活。

立足群众需求,服务暖心“一家亲”。

五一假期,志愿者张裕超和贺男又来到了孤困儿童惠明珠家里。惠明珠出生后3个月失去父母,跟随伯母共同生活,惠明珠的学习问题成了他俩的心头大事,每隔几天都要来看望一次。阴平镇立足群众需要,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新需求、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供需精准、供给有效,送知识、送技术、送理论、送爱心……,常态化、持续化开展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真正为城乡群众提供高质量、常态化、受欢迎的文明实践方式。近年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000余次,受益党员群众达20000余人,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镇上下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